“的哥”是否获益?三问上海出租车涨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的哥”是否获益?三问上海出租车涨价
2009年10月12日 08:55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出租车运费昨起调价,起步费上调至12元

  ● 新旧价格暂并行,10月底前全部完成

  ● 涨价后运营成本有增无减,“的哥”仍叫苦

  10月11日,记者搭乘一辆的士上班,像往常一样的起步里程,下车时习惯性递给司机11元。“对不起,涨价了,还得再加1元。”上海大众出租的陈师傅提醒道。记者一愣,上海出租车涨价终成事实。

  记者随即从上海市发改委了解到,自10月11日起,上海市区出租汽车、小型客车起步价从11元调整为12元,超起租里程单价由每公里2.1元调整为2.4元,全部调价工作将在10月底前完成。

  这算不上一次大幅度涨价,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一问政府:为何涨价?

  “此次上海调整出租车运价,主要统筹考虑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市物价局局长吴建融分析指出:“一是上海将从今年11月1日起提前执行车用汽、柴油地方标准(沪Ⅳ标准),93号汽油将成为出租汽车的主导用油,预计将比上海现行的90号汽油的价格每升提高0.85元左右;另一方面,油价水平实际已超过现行出租车运价所能承受的范围,目前出租汽车所用90号汽油的价格为每升5.43元,而现行运价所承受的上限为每升4.60元,油价上涨因素为每升0.83元。”这两项需通过运价消化的油价影响合计为每升1.68元。

  据介绍,上海市上一次出租车运费调整是在2006年5月。当时,上海市出台了出租汽车运价油价联动机制,将出租汽车运价与油价水平直接挂钩,以1年为一个联动周期,实行对应联动、同向运行。此后3年多,国家先后13次调整了成品油价格,但上海市的出租车运价都没有进行调整。吴建融表示,此次调整运价是综合考虑上述油价影响和近年来出租汽车的供求关系、市民经济综合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而作出的。

  二问司机:是否获益?

  运费调整,最大的受益者莫非是出租车司机?对此,司机们有话要说。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张师傅开了3年出租车。对于这次运费调整,他坦言:“宁可不要涨价,公司的指标降低一点才是关键。”

  张师傅的车10月11日一大早调整了计价器,车窗上的计费标准也换上了新标签。在他看来,运费调整以后,打车的人肯定会减少,加上11月1日起改用93号汽油,“我们的营运成本只会有增无减。”吴建融同时表示,自2007年实行的油价补贴措施并不利于行业健康持久发展,也加重了上海市公共财政支出负担,“因此,在此次运价调整后现行的临时油价补贴将停止。”

  记者在采访了大众、巴士、强生等多家出租车公司后了解到,目前,上海市各家出租车公司给司机的指标是370元-380元/天,每天的油费要250元-300元。调整运费、改用93号汽油后,巴士出租车的王师傅说,每天的油费至少增加100元,加上政府又取消了油价补贴,“我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三问乘客:能否接受?

  “出租车涨价关乎民生,为什么不举行听证会?”在记者采访中,有部分市民对这次涨价表示不解。“涨价了,当然会考虑减少用车次数和频率,但真碰上有急事,该打车的时候还是会打。”家住静安寺的董小姐则说出了大部分上海“打车族”的心声:尽管突然,“但也只能接受”。

  据测算,此次调价后上海出租汽车平均每车次提价幅度为10%左右。而根据记者昨日打车的体验看,原本8公里车程的打车费是23元-24元,运费调整后的费用是27元。而有着数十年出租车工龄的驾驶员黄师傅称,长距离打车费用涨幅可能更加明显,现在去浦东机场的打车费比调价前至少多15元-20元。另悉,在未来20天的过渡期内,上海市出租汽车运价将会出现新、老两种价格并存格局。乘客可注意出租车后三角窗上的价格标签,并按照计价器显示的金额付费。

  深圳告别最贵起步价(延伸阅读)

  与上海不同,从10月10日起,深圳1.2万余辆红黄的士将分批调表,起步价由12.5元/3公里陆续调整为10元/2公里,同时,每天6时至23时,超过25公里部分按里程价30%加收返空费。由此,“深圳出租车结束全国最贵起步价的历史”。(张颖 傅光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