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十月七日电 题:亮家底点痛穴 粤高层力劝粤西加速融入珠三角
中新社记者 顾立军 陈建
在珠三角资源已到发展瓶颈之际,位居广东四大经济版块次席的粤西,正成为广东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热土。然而,这恰恰让广东高层担心不已。
来自官方的消息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珠三角企业已经明白,传统产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转移。目前广东省级产业转移园已达三十三个,截至今年八月,全省产业转移园入园企业达二千零三十六个,已建成项目八百一十九个,投资总额七百多亿元。今年一至八月份,全省产业转移园实现产值五百二十多亿元,创税四十一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了七成二。
珠三角众多企业纷纷转移,可谓财源滚滚四处流。广东省副省长佟星透露,计划离开珠三角的企业中,除了需要降低成本的企业,还有不少寻找土地资源扩大发展的企业。例如,东莞某企业就要寻找一千二百亩土地扩建厂房,一旦建成,年产值将高达一千亿人民币。
在投资者眼里,在广东的版图里,粤西无疑具有诸多利好因素。粤西的土地面积是粤东的两倍,资源丰富;比起作为广东生态屏障的粤北,粤西显然更适合发展工业大项目。
为将粤西培养成为广东经济新增长极,日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带领五十多名厅级以上高官,奔赴粤西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和云浮市,并举行了三十年来首次的粤西工作会议。黄华华苦口婆心亮家底,汪洋一针见血点痛穴,力劝粤西尽快融入珠三角,承接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在五十多名高官面前,黄华华亮出了财政家底:广东每年财政收入八千多亿,上缴中央五成五。在有限的地方财政中,广东决定花四百亿推进产业和拉动力“双转移”,力度和决心之大,实属不易。在双转移的资金中,七成五又用在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黄华华不断强调:“我们苦口婆心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珍惜机遇。”
去年已到粤西调研过的汪洋,则对四个城市的问题逐一“点穴”。云浮的问题在于“等靠要”的思想,导致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步伐都大大落后于全省。当地部分官员认为,云浮发展基础比较差,“双转移”工作很难开展。
阳江的问题在于“小进则满”。本来,阳江与粤西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起步较早。二00五年广东首批三个产业转移园,就有两个在粤西。现在全省只有三十三个转移园,粤西也占了十二个。但阳江地处粤西与珠三角交界的位置,没有主动承接珠三角的辐射带动,导致经济发展不充分、工业化进程滞后、财力十分薄弱。
茂名的问题是能否“实干”。汪洋认为,茂名经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强而不大,服务业不大又不强。
早在一九八四年就被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的湛江,目前在广东发展规划上也被定位为粤西枢纽城市。在汪洋眼中,湛江的问题在于能否“苦干”。他认为,湛江经济规模较小、财力比较薄弱、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足,要发展成为粤西的枢纽城市,还需克服不少困难。
直点四个城市“痛穴”的汪洋向与会的高官解释:“会议要开得脊梁骨冒汗,才有用!”
显然,作为广东最适合承接珠三角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粤西,正空前重要地进入广东高层的战略棋盘。在广东高层眼中,目前粤西地区能否迅速主动融入珠三角,既影响着广东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成效,也左右着广东未来经济的兴衰。(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