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中国贸易顺差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商务部副部长:中国贸易顺差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
2009年08月17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商务部副部长撰文 对中国贸易不平衡提六点思考

  中新网8月17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求是》刊载署名文章《关于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的若干思考》指出,现阶段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

  钟山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贸易顺差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经历的阶段。从美、德、日等发展历程看,这些国家在工业化阶段也曾长期保持顺差。比如,美国在1874—1970年的97年中有93年顺差,德国在1880—2008年的129年中有76年是顺差。目前,我国所出现的贸易顺差,表面反映在贸易领域,但实质上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际分工调整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是顺差产生的内在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配套齐全等综合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形成全球高水平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超过美、日,占全球比重逾10%,有1000多种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一。可以说,外贸顺差是我国工业整体竞争力增强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随着国内制造业产能扩张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通过出口拓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国内产业竞争力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部分商品进口,比如钢材,2000年我国净进口976万吨,2008年则净出口4001万吨。

  国际产业转移是顺差产生的外部原因。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发达国家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环节,而将非核心产品、制造环节尤其是组装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很多转移通过跨国公司境外投资方式完成。我国顺应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外资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其结果突出表现为外资企业对顺差的影响不断扩大。2000年,外资企业顺差占我顺差总额的比重仅为9%,2008年则上升至57.8%。

  加工贸易是顺差扩大的结构性原因。2008年,加工贸易顺差2967.78亿美元,与整体顺差2954.6亿美元基本相当。一方面,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增值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迅速延伸,进一步助推了加工贸易顺差的规模。

  国内外贸易限制措施是顺差扩大的政策性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集中在出口方面,并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促进和调控体系,而进口调控政策相对滞后,仍偏重于生产型进口导向政策,最终消费品进口少,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较为薄弱,尚不能完全适应积极扩大进口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我国顺差主要来源和全球科技最发达国家的欧美等,在高技术对华出口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导致其相关产品对华出口增长缓慢,比如2001—2008年,美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高技术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由18.3%下降到6.9%。

  统计口径差异是我国顺差扩大的技术性原因。任何国家之间的贸易统计之间都有一定差异,但由于转口贸易(包括香港转口)、中外对进口和出口价格计算以及原产地统计差异等因素,一定程度上虚增了我外贸顺差规模。以统计差异最大的中美为例,2008年,我国统计对美出口为1708.6亿美元,美方统计自中国进口为2663.3亿美元,双方差额高达954.7亿美元,美方统计的贸易逆差为我方统计顺差的1.56倍。

  综上分析,现阶段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

【编辑:杨威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