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助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助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07月31日 08:0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对促进经济回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价下行态势也很快得以遏制,通缩预期显著缓解。

  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需要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同时,针对当前通胀预期有所显现的状况,未来需要把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适宜、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果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为经济回暖奠定有力支撑

  去年三季度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出现新情况、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加速下行调整,下滑速度之快超出预期。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迅速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措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有力的措施,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08年9月份以来,央行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四次有区别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合计调减2-4个百分点。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累计下调1.62个和1.89个百分点,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经济主体融资成本。此外,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大项目、“三农”、中小企业及消费等扩内需保增长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在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下,我国经济在今年二季度出现企稳回升的好势头。二季度GDP增速已接近8%,较一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得到有效传导

  通缩预期显著缓解  

  总体看,2009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增长较快,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下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截至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8.5%,分别比上年末和一季度高10.6个和3.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24.8%,分别比上年末和一季度高15.7个和7.8个百分点。

  6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长34.4%,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分别比上年末和一季度高15.7个和4.7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贷款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

  从行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看,基础设施行业和中小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5月末,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8.6%,比上年同期提高18.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逐步提升,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增长31.3%,比上年末高17.8个百分点。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政策配合有效,政策传导通畅,在需求管理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的拉动下,我国通缩预期已明显缓解,通缩与衰退相互强化的风险及时得到遏制。虽然近期主要物价指数从同比看仍处在负值区间,但剔除季节因素后环比CPI、PPI已分别自3月和4月起出现正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当时若不及时出台政策刺激措施,可能陷入通货紧缩与经济下行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从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出台之后的效果看,物价下行态势很快得以遏制,通缩预期显著缓解,市场信心明显增强。

  通胀预期有所增强

  货币政策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总体回暖、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商品价格总体大幅上涨,国内资产价格反弹,这些迹象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胀预期有所增强。

  央行调查统计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国内需求继续回升、流动性持续宽裕的情况下,当前通胀预期有所显现。预计物价将会在下半年走稳,并存在反弹可能。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他同时强调,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增强可持续性,满足促进经济回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