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上海、广州、深圳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已经逐步启动,这将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对外贸易、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等产生重要作用。
其实在此之前,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早已存在。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贸易日益频繁,在广西、云南等中越边境地区,使用人民币进行边贸结算已非常盛行。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存在的民间“地摊银行”由于灵活便捷,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关人士表示,“地摊银行”的盛行有其现实因素,这将对银行系统形成倒逼之势,如何将人民币边贸结算引入正规渠道,还需在政策、环境的优化等方面多加考量。
人民币边贸结算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在中越边境城市广西东兴市从事了近10年人民币兑换越南盾业务的阮金花,从来都没有想到近一两年来人民币如此炙手可热,“刚开始从事这一行时,人们做生意都喜欢用美元或者越南盾,这几年却反过来了,都是抢着要人民币。”
1993年,中越两国央行签署了《中越关于结算与合作协定》,中越银行间逐步建立了边贸结算合作关系。据相关部门调查,目前广西、云南两省区对越边贸绝大部分的业务都使用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地位的提升建立在中越边贸日益繁荣的基础上。近年来,中越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最近5年中国连续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08年,中越两国贸易额达到194.6亿美元,其中边境贸易额约30亿美元。与越南一河之隔的广西东兴市,边境贸易是全市的支柱产业。
而中国政治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币的坚挺,也使得人民币逐渐在边贸结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记者在东兴采访的众多企业基本都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长期在东兴从事边贸生意的温州商人陈剑刚认为,人民币屡次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已经深得东南亚国家的信任,此外,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也不用经过换成美元这道关,省事又划算。
“地摊银行”成主渠道
由于人民币和越南盾两种货币都是非自由兑换的货币,加上中越边境贸易政策的一些特殊性,中越贸易出现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地摊银行”的出现和迅速发展。
“地摊银行”是人们对中越边境地区民间货币兑换机构的戏称。它是中越边境一带进行货币兑换的经营者自发形成的一个松散组织,主要以经营货币兑换为主,兼具异地汇兑和部分借贷业务。
之所以称之为“地摊银行”,是因为这种“银行”属于非官方性质且大多设在地摊上。记者在东兴采访了解到,与东兴一街之隔的越南芒街市有一个“地摊银行”市场,“就像农贸市场一样,每个摊位就是一张床,上面摆着一个个装满现金的箱子,大概有两三百人。”一位经常去芒街的当地人告诉记者。
而在中国东兴这边,除了少数聚集在城市街道上货币兑换的越南人以外,大多数“地摊银行”的“地摊”却是“摆”在银行里面。记者在农行东兴支行二楼营业大厅看到,在银行柜台的对面,摆着五六排桌凳,二三十个越南妇女坐在各自的“柜台”上记录信息、打电话,办理业务。
“这就是‘地摊银行’在中国的主要存在方式”,一位多年在东兴从事边贸生意的商人说,目前绝大多数商人都是通过“地摊银行”这种方式和越南客户进行结算,他还用“非常有趣、非常方便”评价这种结算方式。
“如果我要汇一笔钱给越南的客户,只需要将钱交给‘地摊银行’,告诉他客户的地点、姓名、手机号码,‘地摊银行’只需要给越南方面的业务点一个电话,客户马上就可以凭这些信息在越南的业务点拿到这笔钱。”他说。
接受采访的企业绝大部分都表示,比起正规的银行,“地摊银行”具有灵活性强、更便捷、汇率高、服务好等诸多优点。
对于这些常年待在中国的银行里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越南“柜台”,银行却讳言用“地摊银行”称呼它们。“她们在我们这里开有账户,是我们的客户,由于经常需要频繁办理存取款业务,就长年待了下来。”农行东兴支行的一位负责人说。但他同时表示,由于“地摊银行”在越南具有合法性,很多越南企业在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时,都会要求中方通过指定的“地摊银行”进行结算,这使得“地摊银行”开展代收代付业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地摊银行”暗存隐患
有关专家担忧“地摊银行”的畸形壮大,会使得银行边贸结算业务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农行东兴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摊银行”的出现,使得从事中越跨国贸易业务业主们的投机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为走私、贩毒、贩枪等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相当资金流通过“地摊银行”暗流涌动。
“‘地摊银行’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表明其确实有便捷、高效等诸多长处,确实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地摊银行’进行结算的贸易还是以正当贸易为主,它对于边贸的发展还是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该人士表示,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与越南盾尚无法自由兑换,银行又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外汇管理政策,在很多方面银行不可能和“地摊银行”一样便捷高效。此外,这还涉及到国家之间政策协调的难题,在越南,“地摊银行”是合法而大量存在的,和其开展边贸就不可能不受影响。“总之,要想一下子全部取缔‘地摊银行’是不可能也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他说。(记者 向志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