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海内外研究中国经济的机构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上调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反弹”基本已成共识,争论只是围绕着反弹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复苏,还是可能二次探底。然而,这场争论当前却还看不清结果,惟一达成共识的是:中国经济即使已经复苏,要想再重复两三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概率不大。
当前中国经济在见底回升,这在学界争论不大。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的逐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上升通道。
从投资来看,5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1至4月投资增速快2.4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最高。由于许多项目刚刚上马,以及季节因素,可以预计未来几个月投资仍会走高。
消费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李稻葵表示,如果考虑物价为负数,实际增速超过16%。尤其是粮油、服装、家具、汽车等生活消费品在持续增长,说明居民正在扩大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也称:“6月份的PMI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并呈现稳中有升,表明经济运行继续处于景气上升状态。从1至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经初步确立。”
国家统计局则于6月23日撰文表示,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据四五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及走势分析,二季度GDP预计可能接近8%,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见底回升。
“今年前5个月的经济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复苏态势基本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这样表态。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他说,此轮中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主要不是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是因为中国采取各种宏观措施对过热的经济进行了调整。由于中国的政策和市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及时主动地采取了防止过热的措施。目前来看,如果中国的财政支出计划在一定时间能够支撑总需求的增长,相信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形成的复苏趋势能够持续下去。
可能二次探底
尽管经济反弹人所共识,但是否说明经济已经复苏则莫衷一是。张健华、樊纲只是代表了一派观点,还存在着与他们观点迥异的另一派。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就认为,迄今为止仍未形成稳定复苏的趋势。
他说,当前促成经济反弹的主导力量来自存货调整和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需求面依赖外部经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而外部环境低迷不振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还在持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经营困难还在延续,社会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非常脆弱,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困难较大。
尤其是中国将要面临“去产能化”阶段。按祝宝良估计,我国工业的总体产能利用率水平目前只有60%左右,闲置产能又无法完全转向内需,也需要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所以他判断,如果这一轮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可能要延续3年以上的话,那么我国去产能化也需要3年左右,经济相对低迷阶段的时间大概也要持续3年左右。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则着眼于民间投资的尚未启动,由此担心未来中国经济可能二次探底。他说,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单纯从增长的角度看,还是如何持续增长的问题。就是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下一步,政府应该在大的方向、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微调来防止经济在增长之后又下跌。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大量的贷款量都流入了房地产与股市,而真正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没有被带动起来,这样的增长就很容易出现经济泡沫,很可能难以为继。
双位数增长难重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能否回到几年前超过10%的双位数增长?对此,各方的答案还是比较一致的。
张健华就认为:“从2010年以及更长时间看,经济增速可能趋于缓和,会在8%左右,……经济继续加速的可能性较小。”
他给出了三点理由。首先,2003年至2007年这轮上升周期中,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在2.5个百分点以上,净出口的平均增速约为25%。考虑到全球经济即使在2010年转为正增长及在今后进一步复苏,但由于这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作用,全球经济增速会大大低于危机前水平,因此外需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从原来的2.5个百分点下降为至多1个百分点。这将使我国2010年甚至以后几年GDP增速较之2003年至2007年平均超过11%的增速至少降低1.5个百分点。
其次,由于大多数行业存在较为普遍的产能过剩,加之民间资本不易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和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行业,今后几年边际投资回报率可能趋降,无论是政府主导的投资还是民间投资,今后几年都可能存在增速放缓的问题,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因此可能下降。
最后,从最终消费需求看,尽管有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这一大背景的支持,但考虑到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收入流量减少,以及收入存量结构中基尼系数较高对总体消费倾向形成制约等因素,今后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上升,不过上升的速度不会很快。(记者 方烨 陈伟 刘振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