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做出贡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夏斌: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2009年07月13日 10: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下半年结构调整应以突出消费为主导 要让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

  央行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前5个月全国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趋势下,6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又创新高,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至此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已近7.4万亿元。如此高规模的信贷投放会不会有通胀风险?当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报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经济刺激计划成效初显

  问: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夏斌:对上半年宏观调控的评估,可以概括来说:动作较快、力度较大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已经基本见效,中国经济已处于“见底复苏”的趋势之中,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1-5月份,投资、工业产值、社会商品零售额、采购经理指数、消费等相关数据,均已表明中国经济是在企稳回升。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受危机冲击,银行资产负债严重缩水,恢复经济必须靠央行非常规的超量货币供给来刺激。而中国银行体系本身受美国危机冲击影响不大,初期只是信心受挫,不敢放贷,但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是充足的。在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信号下,人民银行迅速放松银根予以配合,引导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对保证经济增速8%是非常有意义的。

  应发出稳定信贷政策信号

  问:上半年货币信贷的大量投放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夏斌: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能不表现为通常意义上的商品物价上,而是表现为资产价格上,特别是房地产价格上。根据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如果当一个市场上主要依据未来价格上涨预期来交易,而不是依据未来收益预期或实际需求来交易时,说明市场在开始积聚泡沫。所以,从下半年起到明年,央行应发出稳定信贷政策的信号,是稳定信贷,不是紧缩信贷的信号,针对市场上已发生的物价预期发出预期管理的信号,从谨慎决策出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在“适度”两字上做文章,以确保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作用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结构调整以消费为主导

  问:下半年及明年的经济调控重点方向是什么?

  夏斌:我认为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在珍惜、维护复苏的趋势中,警惕不健康、不确定因素的累积,突出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

  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失衡是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失衡,而真正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增长因素”,应该是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结构变革因素”,而不是维持过去出口主导下的投资推动因素。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一定要扩大自身的消费,逐渐形成国内经济产出与消费的自我主循环。因此,下半年及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不是简单的总量政策,而是结构政策;不应该仅仅突出投资政策,更应该突出长期难以解决的消费政策。

  问:在高储蓄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

  夏斌:在政府储蓄方面,应进一步向公共财政转移,提高公共财政比例,进一步压缩政府投资。今后(可以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只要有利润回报的投资项目,除具有战略意义、需相对或绝对控股之外,尽可能“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吸引民间资本来投资;或者国家在绝对或相对控股的前提下,出让一些国企股份变现,充实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国民福利,扩大消费。

  在企业储蓄方面,基于推出中央国企利润分红试点的基础,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分红比例。今后从中央到地方国企都要实行分红制度。“分红”要分别划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收入,提高公共财政能力。

  在居民消费方面,应进一步降低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各种税费。降低税费,有利于刺激消费进而刺激投资。

  鼓励资本进入实体领域

  问:如何理解最近楼市的快速上涨?

  夏斌:去年被过度压抑的需求,在今年一系列刺激政策下,推动了需求的迅速反弹。但是5月份以来各种迹象表明,在购房需求的快速上升中,相当部分并不是自住性需求,也不是第二套改善性需求,而是保值投资、投机需求趋势在加快形成,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一些国际资金也在加快流入楼市。从外国一些案例表明,通常把房地产市场作为投资市场,作为居民财产来源市场的国家,往往有着泡沫经济的教训。而把房地产主要作为消费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就比较稳定,如德国、新加坡。这就需要我们政府想办法,鼓励居民创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体投资领域,鼓励发展中小企业。 (李 蓓 袁晓峰 南斌锋)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