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机制再次显效
6月30日,执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大权的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9年以来第四次价格调整的《通知》。除了1月下旬的第一次是下调以外,这一次连同上两次都为成品油的上调。
按照《通知》要求,从6月30日零时起,将国内汽柴油批发价均上调600元/吨。调整后的汽、柴油标准品最高供应价每吨分别为7130元和6390元。
专业机构测算,此番涨幅分别是9.18%和10.3%,折合每升汽油为0.435元、柴油0.495元。
对此番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业界并不感到意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改委调价的《通知》下达前,社会上和网上就已有了要调价的说法,并普遍认为“成品油再次上调是‘板上钉钉’”。
依据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实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即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熏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监测显示,从6月1日上调成品油价以来,截至6月26日,国内成品油调整参照的3种国际原油价格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了7.68美元/桶,涨幅12.5%,早已符合上调成品油价的条件。
业内专家称,此次调价是国内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再次显效。据统计,从新定价机制实行以来,1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下调成品油出厂价格,紧接着,在3月25日、6月1日、6月30日这三日,发改委上调成品油出厂价格。
半年之内,第四次调价,其调整频率之快,为近年罕见。
提价行为存在质疑
近年来,无论在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实行前或者实行后,每逢国家发改委作出油价上调决定的前夜,信息灵通的有车一族纷纷赶场加油。
这次成品油上调也不例外。据京城媒体披露,从6月29日23点后,在中石油、中石化分散在京城的加油站,前来加油的汽车陆续增多,主要以出租车和家庭轿车居多,并排起了长队。而与平时加油时间相比,平均增加了20多分钟。
油价的频繁上调,对有车一族是一个的压力。“与前几次上调相比,这次汽柴油价格的调整幅度高于市场预期。而原先预测调价幅度在500元/吨,现在达到600元的调价幅度是比较高。”一位专家分析说。
值得关注的是,与新加坡等海外市场相比,中国成品油市场尚有利润空间。而在此前一段时间内,国内石油巨头还纷纷下调油价,这无疑在释放国内油价会继续下降的信号?针对这次油价的上调,国家发改委的“主要依据”依然是“受国际油价走高影响”。步入3月后熏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并创近4个月新高,正从70美元向80美元关口冲刺。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也是国家发改委的高层,在此前国际油价攀升到60美元时,对媒体公开表示“已有不少国际金融机构携游资进入”。
尽管大宗商品的投机因素一直颇多,但也不能明明知道是国际炒家在将国际油价开始炒作上去,国内油价还坚持能在这个炒作基础上肆意提高?能源专家舟晓刚提出质疑。
客观地评价,自成品油价格改革以来,中国汽柴油价格从以前不如美国高渐渐演变成超出美国油价的局面,这早已引发了众多中国消费者的不满。
市场竞争何时完善记者注意到,在这次成品油调价中,国家发改委向素来弱势的广大民营石油企业发出了首个“利好”的信号。
在下发的《通知》中,国家发改委专门规定:对符合资质的民营批发企业最高供应价格,按最高零售价格扣减400元确定。当市场零售价格降低时,对民营批发企业的供应价格也要相应降低,保持价差不小于400元。
“作出这个规定非常不错,让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营企业看到了希望,但真要实施起来恐怕很困难。”北京一位民营石油批发企业老板对记者坦言。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国内石油领域的两大巨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拥有着从采油、炼油到售油的完整产业链。而凭借垄断的地位,一直“天马行空”,就连同出一门的中国海油、中国中化也只能“礼让三分”。
至于对民营企业的成品油供给,两大巨头一向采取两个固定方式:国内成品油紧张时,板起脸来不供或少供;国内成品油充足时,露出笑脸多给或强给。
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打破这样一个垄断格局,即便是国家主管部门再出台诸多的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到头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而更深一步地剖析,无论国际油价怎么变动,国家发改委在作处成品油价格调整时,两大石油巨头都可以在“基准价”上“顺加”一块,如此旱涝保收,又怎么能去提高炼油的竞争力?当前,打破垄断,尽快可形成多元的成品油市场竞争主体,已成为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乃至整个成品油市场改革的关键问题所在。(记者周勇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