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欧盟已就中国限制部分工业原材料出口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代表行业协会指出,对资源性商品征收出口关税是中国政府以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的,此举不仅有利于中国,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献军表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对资源性商品进行保护性开采和限制出口并不违背WTO公平贸易的精神。有些国家从自身局部利益出发,在需要中国产品的时候要求中国放开供应,在不需要的时候则利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打击中国企业,这些国家的做法才真正有违WTO精神。
就在24日,澳大利亚海关发起了一项针对中国铝挤压材的反倾销调查。
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签订的《入世议定书》中承诺取消适用于出口产品的全部税费,但有84个税号的商品不在其列,黄磷、锑、萤石、铟、锡、钨和锌等产品都在这84个税号之列。在《2009年关税实施方案》中,征收出口关税的商品共涉及373个税号,焦炭、钼、稀土、硅等征收出口关税的产品在其中,但不属于前述84个税号内的商品。
今年4月,国土资源部发布新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进一步降低了国内的产能,并继续冻结新的开采许可证。同时,国内开始针对包括稀土在内的工业原材料黄磷、锑、铝矾土、焦煤、铟、钼、稀土、硅、锡、钨和锌等实行限制出口和加收出口赋税及费用。正是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引起了欧盟、美国及日韩方面的不满。
从另一方面来说,单纯依靠加征出口关税来限制出口,保障战略资源不外流,手段似乎单一。毕竟,下游企业可以将原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就可以回避政策限制。业内人士认为,提高具有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的使用成本,即提升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的整体水平,才是我国战略资源免于沦为别国“廉价午餐”的根本措施。(记者 李若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