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个月新增贷款规模高达5.84万亿元。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近期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会很快转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但下半年央行通过窗口指导进行微调、局部收紧信贷的概率正在加大。
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目前面临两大压力:一是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在增加,二是各方对于资产泡沫可能滋生的担忧。
短期内信贷飙升带来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已有前车之鉴。1998年财政刺激政策出台后,各地项目上马呈现蜂拥之势,不但涌现出较多的“豆腐渣工程”,而且银行系统在各级政府影响下大力扩张信贷,引发坏账高企。当前贷款的爆发性增长推动了经济回暖和部分行业的复苏,但对银行业来说不良资产的隐患也在增加。
信贷激增的第一动力来自4万亿投资的配套资金需求。在大量基建项目集中上马的背景下,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争抢信贷资源难以避免。但在激烈的竞争下,商业银行能否进行审慎的风险评估值得关注。分析人士指出,按目前的节奏进行信贷投放,银行的坏账风险将逐渐放大,并在2010年左右更多地暴露出来。
银行业人士介绍,去年四季度中央投资启动,连续3个月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疯抢”中央和各地推出的优质项目,其中不乏有政府担保的低风险工程。但有迹象显示,有些高风险项目也在银行信贷冲规模的过程中蒙混过关。
同时,人们对资产泡沫可能滋生的担忧也在加深。统计显示,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的上涨轨迹保持了惊人的趋同。去年11月新增贷款飙升以来,燃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逾三成,房价也在短暂的调整之后重新迎来量价齐升的“小阳春”。
虽然监管机构一再针对贷款流向加大了核查力度,并且得出贷款正在流入实体经济的结论,但是银行渠道频频传出信贷资金进入楼市的消息。在实体经济复苏前景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民间投资难以全面启动。在此背景下,不排除信贷资金“拐弯”搭上资本市场的直升机,分享资产价格上涨的“盛宴”。
此外,通胀预期上升成为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主题。黄金价格、CRB综合期货指数以及欧美、新兴市场股市大幅反弹,预示着新一轮全球通胀压力正在积聚。而对中国来说,除了通胀预期上升,宽松的信贷政策还可能延缓经济的产能调整或结构转型。
面对新增贷款的放量增长,监管机构保持了足够的冷静与警惕,年初要求商业银行提足拨备,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是为了防范银行资产质量下滑的未雨绸缪之举。
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央行可能会继续执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在政策方面进行必要的微调。预计央行将通过窗口指导约束部分信贷品种以及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保持合理的信贷节奏。(记者 张朝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