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外贸数据"冰火有别" 内需将拉动GDP增速反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投资外贸数据"冰火有别" 内需将拉动GDP增速反弹
2009年06月12日 08: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日出炉的两项经济数据可谓“冰火有别”。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至32.9%,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却达24.7%。

  专家认为,在短期内外需难以迅速提振的背景下,内需将成为“保八”的主要动力,二季度我国GDP增速有望提升至6.5%以上。然而,外需回落带来的产能、就业等各方面影响能否完全由内需弥补,仍待进一步观察。

  能否“堤外损失堤内补”

  数据显示,5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41.3亿美元,同比下降25.9%,环比下降3.9%,5月份当月同比降幅比前4个月累计同比降幅加深1.5个百分点。今年1至5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763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7%;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增速比前4月进一步提高。

  著名经济学家王小广认为,5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外需形势未现好转,对GDP形成较大的下拉动力,但出口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下拉作用被投资的迅猛增长所抵消。当前信贷的大幅增长对投资拉动效应明显,中央政府投资已开始带动地方投资。尽管5月单月投资同比增速已接近40%,但不排除以后几个月还会继续往上冲的可能。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最新的数据表明进出口压力依然巨大。预计国际经济在今年四季度可能会恢复上升,明年年初外需市场会回暖。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趋势尽管和先前预期一致,但5月近40%的增长幅度确实超出了之前的预期。从投资的构成来看,目前政府基建项目对投资增速贡献较大,但如果房地产销售回暖,开发商恢复拿地的趋势持续下去,再过3-4个月房地产投资将会恢复上升,并进一步带动相关行业增长。

  高华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尽管目前政府投资仍占主导地位,但民间投资正在显示出积极的迹象。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将继续支撑内需的强劲增长,从而完全抵消出口疲软的影响。

  一些业内人士预测,由于消费刺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房地产、汽车销售增长情况良好,即将公布的5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仍保持较快增长。

  尽管从经济总量上来看,由投资和消费带动的内需增长有望弥补外需回落的压力,从而实现“堤外损失堤内补”。然而有专家提醒,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0%以上,外需下降所带来的产能、就业等各方面影响不可能被迅速弥补,我国启动内需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仍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对此表示,由于当前我国外需收缩规模很大,在结构上与内需存在较大差别,短期内依靠扩大内需,难以全面替代或弥补外需收缩产生的需求缺口。如何稳定外需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挑战之一。

  “内需和外需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张玉台进一步表示,日前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措施,对于稳定内需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基础尚不牢固。未来要坚持积极扩大内需和有效利用外需相结合的目标,及时充实完善政策措施。

  二季度GDP增速有望回升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1%,其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0、4.3和-0.2个百分点。按支出法计算,由于一季度存货消化进程渐近尾声,二季度以后,按资本形成总额计算的投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带动GDP增长。

  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滕泰认为,由于4万亿元投资效应继续显现,近两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将维持较高水平。未来随着新增资本的形成速度逐步加快,投资对GDP的实际贡献将进一步显现。今年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在6.5%左右,全年GDP增速将在7.5%-8%。一季度投资拉动率只有2个百分点,全年有望达到3.5个百分点以上。

  王小广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投资仍将强劲增长,出口继续疲软,消费则有回落压力。当前宏观经济已经开始企稳,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会接近7%。对于全年是否能实现8%的目标,关键要看在相关刺激政策实施到位的情况下,出口和内需市场能否跟进恢复。

  高善文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将接近7%,三四季度将继续回升。下半年单季度GDP增速会达到8%,但全年实现8%的GDP增长目标仍有一定难度。高华证券报告则认为,原先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7%,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超预期增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季GDP高于7%的可能。 (记者 韩晓东 丁冰)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