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事件”引发新“海啸”说 市场冲击待观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迪拜事件”引发新“海啸”说 市场冲击待观察
2009年11月30日 0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漫画:迪拜危机重创全球股市 中新社发 葛勇 摄

  "迪拜事件"对中国公司暂无影响 经济复苏能持续

  中新网11月30日电 26日,迪拜世界集团宣布延期6个月偿付即将到期的40亿美元债务的消息曝出后,随即引发全球一场小股灾。有分析师指出,此次事件或对波斯湾周一股市进行重击。有关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何种冲击以及会否引发新一轮“金融海啸”的讨论也不绝于耳,后续结果仍有待观察。

  全球金融体系高度紧张 不排除引发骨牌效应

  “迪拜事件”曝光后,24小时内引发全球股市接连暴跌。市场弥漫着恐慌气氛。亚洲、欧洲股市出现暴跌,美元指数在避险资金的簇拥下大幅上涨,从74.18点最多上涨到75.57点。

  香港《文汇报》的报道说,迪拜世界“爆煲”的影响尚未尽现,不排除会引发骨牌效应:其它国家陆续出现主权违约,触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甚至冲击发展中国家,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资金潮恐将中断。近年全力向新兴经济体放贷的欧美银行,财务状况也教人担心。

  迪拜近年房地产发展得火热,陷入债务危机后,若另一富裕酋长国阿布扎比拒绝出手相救,房地产项目随时烂尾,投资者损失不菲。但相比对投资者信心和环球金融体系的冲击,烂尾楼只属微不足道。投资者忧虑其它国家和金融机构隐藏的债务“炸弹”,例如负债累累的希腊及发展急速的英国。放贷机构或会“受惊”,囤积资金不外借,令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信贷紧缩潮,阻碍复苏。

  美国银行分析师说:“在最恶劣情况下,不能排除会演变成一次重大的主权违约问题,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情况就像2000年初阿根廷和1990年代俄罗斯金融危机。”曾指出欧洲经济体面对债务问题的英国研究员泰珀说:“迪拜危机显示我们面对的是偿付而非融资问题,而且并非新兴经济体独有。”

  迪拜事件揭示了各国应对全球衰退衍生的严重负债危机,当中包括日本和美国在内。泰珀说:“不论你是迪拜、希腊、西班牙、爱尔兰还是英国,你可以尽情印钞,但最后你需要偿还债项的利息。”

   分析师称波斯湾股市周一料受重击

  迪拜在上周三宣布将重组其政府控股公司迪拜世界,并要求推迟6个月偿还迪拜世界及其子公司棕榈岛集团的所有债务。迪拜政府选在哈芝节长周末假期前夕公布这个消息,让区域股市没有机会作出反应。《联合早报》引述的外电报道指出,这将大大地冲击经历几天长假后于下周恢复交易的波斯湾地区股市。

  分析员预计,迪拜和阿布达比的股市在周一恢复交易时将趋软。

  至于波斯湾地区的其他股市,则须要多等几天才能知道它们的反应。科威特和卡塔尔股市周二恢复交易,巴林股市在周三开市,沙地阿拉伯股市要等到12月5日才开市。

  瑞士皮克蒂特银行的贝尔说,迪拜世界危机对中东和北非股票市场来说是一个灾难,其股票在股市开市时肯定会遭到大抛售。他说:“这是很令人震惊的,因为这显示它经过精心策划,他们知道市场会很关切。现在我们又处于没有消息的真空状态。如果所有的消息都不变,阿联酋股市在哈芝节之后恢复交易时将出现大抛售。”

  专家:“迪拜危机”可控不必过于紧张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中新网访问时表示,“迪拜危机”属“可控型危机”,不必过于紧张。至于全球股市暴跌是周期加突发事件导致。全球股市重挫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导致:

  第一,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投资者信心不足。“迪拜危机”发生在经济复苏前景尚未明朗,尤其是美国经济数据喜忧掺半,银行倒闭、失业率以及企业倒闭都处于高位状态下,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信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市场便恐慌不及。

  第二,从技术面看,全球股市集体大跌,是因为股市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刚好位于调整周期。在调整周期点上发生“迪拜危机”事件,导致股市迅速暴跌。

  第三,市场的恐慌心理与迪拜所处特殊的位置有关。迪拜是全球消费、旅游中心,尤其与欧美经济和金融市场息息相关。

  谭雅玲认为,总体来看,“迪拜危机”属“可控型危机”,因为毕竟它的规模要比美国次贷危机小得多,影响也小得多,对于“迪拜危机”不必过于紧张。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