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倒闭一周年:全球经济三大挑战待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雷曼倒闭一周年:全球经济三大挑战待解
2009年09月15日 07:4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雷曼兄弟倒闭一周年,眼下全球经济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很大困难;二是消减财政赤字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三是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全球通胀预期上升。

  雷曼兄弟倒闭已经一周年了。去年的今天,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大大打击了市场的信心,并导致欧美股市出现大幅下跌。雷曼兄弟倒闭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次贷危机也迅速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此后,各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救市行动,以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巨大冲击。这包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及透过G20会议来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经过一年来各国的共同努力,全球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已经得到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但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所以,眼下全球经济仍面临三大挑战。

  其一,由于原来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西方发达国家此次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导致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很大的困难。

  目前,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例如,美国8月份的失业率升至9.7%,创下近26年来的新高,预期在未来较长时间美国失业率仍将居高不下。此外,目前欧盟经济仍处于复苏的艰难时期。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强,全球经济恢复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同步性。例如,欧美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经济体的外部需求减少,尽管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已有所改善,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仍面临很大的压力与困难。

  鉴于全球经济恢复的基础仍然不牢固,“保增长”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题。但由于全球总需求在下降,物价水平也在下滑,所以目前全球的通胀压力还较小,这又给这些国家继续采取扩张性的刺激经济计划保留了足够的空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不久前在伦敦召开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一致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已经得到改善,但我们仍应对经济增长前景和就业前景保持谨慎态度,同意继续采取措施刺激经济以保证全球经济持久复苏与增长。

  其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导致各国的财政赤字大幅增加。一旦经济出现好转,如何逐步消减财政赤字,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

  例如,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2008-2009财政年度前9个月,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为上一财年同期的三倍多。另据报道,救市和刺激经济导致欧洲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迅速上升。今年欧盟平均赤字水平将由去年所占GDP的2.3%升至6%,明年估计会进一步升至7.25%,这已远远超过欧盟所要求的3%上限。

  财政赤字的上升,将会拖累全球经济恢复,并将抑制对未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另外,随着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也限制了财政刺激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因此,尽管目前还无法让积极的财政政策“退出”,但一旦全球经济出现了好转,有关国家就应当采取措施来逐步削减财政赤字,因为这是事关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大事。

  其三,由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通胀预期上升,即一旦全球经济恢复增长,通胀将不可避免。

  除了通胀预期外,目前各国货币也存在着贬值的压力。因此,为了防范通胀和货币贬值,各国政府都在考虑从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中“退出”的计划,以确保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

  如果经济恢复的基础趋于牢固,本国经济也步入复苏轨道,此时将是逐步采取宏观经济政策退出策略之时。因为,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消费和投资信心得以恢复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全球通胀也可能会重新抬头。

  正是基于对通胀的担忧,各国政府都在考虑退出的策略与时机。从目前来看,对全球经济回升的基础及经济复苏走势的判断,将成为各国决定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要退出、何时退出及退出策略选择时机的主要标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旦经济恢复得到确认,这将是宏观经济政策退出之时。不过,眼下还不是最佳的退出时机。(陆前进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