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全球再次进行反思: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虽然当前金融危机的最危险时期已经过去,但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再次在“全球智库峰会”响起。
国际货币体系难辞其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在“全球智库峰会”上直言,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背后都是系统性问题,都涉及国际货币系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根源在于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在一种主权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基础上,而这种货币的发行、运行又不受监管,必然带来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还会有下一次金融危机。
反思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还是发挥过作用,但是现在它有明显的不适应:第一,国际金融组织的代表性不足。第二,美元作为本国货币,又是国际货币,双重职能矛盾越来越大。第三,由一个国家来监管跨国金融产品也不适应形势,暴露出很多弊端。由于这些原因,再加上美国内外政策的失误,形成了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资产缩水将近5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降到负增长的2%左右,这是非常严重的。戴相龙认为,现行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是形成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的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金融风险很难解决。
美国生病让全球吃药
美国生病却让全球吃药,是这次金融危机给全球的深刻教训。亲历过亚洲金融危机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在峰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亚洲发生危机时,叫亚洲金融危机,而美国发生危机时,却被称为国际金融危机。其实没有什么差异,病根都是过度支出、过度流动性、过度自由化和投机。十多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吸取教训。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项目主任乌里·达度什说:“我们需要更加全面、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在主要的世界金融中心,更是如此。我们知道有人对此会拒绝,说这会抑制创新,但是我宁愿减少金融创新,也不要有金融危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框架难以在短期内有大的变动,“你的货币”容易成为“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设计出一种机制,保持储备货币币值稳定,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金融风险必要的监督,对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有所约束,促其币值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在峰会上表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反思,如何约束美元,如何对国际金融进行监管,都值得我们思考。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需要改革,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各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和义务的均衡。
国际货币体系应多元化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全球性参与,共同制定新的全球金融体系架构。”素帕猜呼吁,金融体系改革不能再依赖某个国家的力量,而是要共同参与。
郑新立表示,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只靠美元一种货币是难以保持稳定的。靠美元、欧元两种货币,也是难以保持稳定的。“没有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国际金融稳定是不可能的”。据他分析,三种货币之间可以互相竞争,哪一种货币可以升值,风险小,大家都投资这种货币,这样形成一种既协调又竞争的局面,有可能实现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曾培炎也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应当向稳定、可预期、多元化方向改革。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倡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作用,扩大互换额度和签约国范围。在东亚地区,应当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建成区域外汇储备库,增强这一地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但是,国际货币体系不是会议制度决定的,是经济实力的结果,是金融市场认定的结果。所以,戴相龙认为,美元的主导地位不会很快削弱,但也会出现货币多元化的趋势。经过十多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可能会形成一个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以及其它货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但这个国际货币体系有一个特点,是以地区经济为依托的,以13国甚至20国来协调的体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