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现"反弹"态势 金融危机触底了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全球金融市场现"反弹"态势 金融危机触底了吗?
2009年06月04日 08: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反弹态势

  ●美国金融稳定计划难见实效

  ●压力测试建立的预期很脆弱

  ●短期内失业率不易迅速改善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反弹”态势,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华尔街,道指两个月之内重回8500点。金融危机到底了吗?

  笔者认为,近期道指的上涨主要是对美国金融稳定计划的回应。市场达成的共识是,有毒衍生证券清除之日才是金融市场到底之时。美国金融稳定计划的三项措施,特别是设立公私合营基金以清除银行有毒资产的思路,符合市场对金融危机底部的判断,促使人们产生稳定计划能够稳定金融市场的预期。但是,实施三项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面对许多困扰,金融危机的底部震荡不可避免。

  稳定计划的第一项是对19家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但是,测试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银行的资产状态。不论是通过测试还是未通过测试的银行,测试结果都存在许多不实的成分。最大的不实是“盯市”的会计准则的改变,使所有本来没有市场、没有价格,也就没有价值的有毒资产,都由各持有机构自行赋予了价值,使所有银行的拨备资金大幅下降,部分机构还“转亏为盈”。一些通过压力测试的机构业绩快速逆转,是接受政府的巨额援助资金直接和间接的结果,特别是坏账转移CDS保险公司,完全掩盖了真实的风险。本来已经资不抵债的资产负债表无声无息之间被大大“改善”了。

  但是,未通过压力测试的银行如果通过出卖有毒资产的方式融资,可能暴露“假账”的底细。因为出售资产就需要市场定价。有毒资产立即被打回原形,回到没有交易对手、自我确定的账面价值完全没有意义的原点。市场的信心可能得而复失,心理测试调动的预期可能前功尽弃,银行股票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引发市场新一轮的震荡。

  稳定计划的第二招是政府向金融机构贷款,支持购买近期发行的汽车、信用卡和助学贷款以及部分企业贷款的资产支持证券,以激活信贷市场,恢复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推动经济的恢复。

  在老的有毒资产没有处理之前,投资人可能对新发行的衍生证券产品心有余悸,银行对实体经济恢复信贷的问题,也就有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

  未通过压力测试的银行忙于自身的融资和资金筹措,可能没有能力放贷。通过压力测试的银行,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放贷意愿不会很强,惜贷可能还是主要策略。其他没有接受压力测试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本身问题更多,自身难保,可能是下一轮的银行破产对象,所以收紧信贷也是他们首选。

  如果信贷不能恢复,经济形势不能转变,失业率的攀升不能得到遏制,银行出现新的坏账,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到底,全球可能面对更严重的局面。

  而“计划中”的第三招,设立公私合营基金购买坏账,被认为是能够清除所有定时炸弹的措施。这一措施同样面对很多困扰。

  公私合营的基金购买银行坏账必须迈过几道非常大的坎。第一道坎是如何定价。这些没有市场的有毒资产价格本应为零。政府组建公私合营基金,希望产生交易对手,制造一个市场,同时制造一个市场价格。但是,各利益主体的矛盾非常不容易调和。

  第二道坎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坎,这些有毒资产将来的出路不明朗。有毒资产的市场是否能够恢复?谁是将来的交易对手?将来卖给谁?如果金融市场不得不去杠杆化是一个趋势,有毒资产将来的价格能回到过去的水平吗?这些问题可能会成为坏账收购行动非常大的障碍。

  经济形势变化与金融市场的稳定紧密相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最近在国会听证说,美国经济今年下半年会恢复正增长。但是他认为,失业率还会上升。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4月非农业人口失业人数低于预期的时候,仍然警告失业率会继续上升。

  失业形势恶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收入的恶化。而收入下降会立即带来各种信贷违约率上升。如果出现新一轮的违约,会进一步恶化银行资产状况,对金融机构可能是雪上加霜。收入下降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消费的萎缩。

  事实上,金融稳定计划实质部分的见效与经济形势的改善,是稳定当前态势,“定音”金融危机底部的必要条件。

  (左小蕾 作者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