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价格上周突破60美元/桶的重要心理关口,但问题依然存在:过去3个月来的油价回升,主要是由于基本面的推动?还是市场的一厢情愿所致?市场是否正处于典型的U型回升的中段,价格可能将逐步重回100美元/桶;或者是正处于W型试探性回升的中段,价格可能再次下跌后再持续回升?只有时间能回答这些问题。由于本周晚些时候欧佩克将研究市场形势并决定是否改变目前的产量目标,截至周一亚洲早盘,WTI期货成交价小幅上升至62美元/桶。此前,英美均适逢长周末,而美国汽油价格则随着夏季驾驶旺季来临而上涨。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最新数据显示,虽然今年2月美国汽油需求继续萎缩,但其降幅与去年同期录得的约25万桶/日相比,至少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显示需求萎缩速度可能正在放缓。
上周五油价也受到股市走坚和美元跌至5个月低位的推动。洲际交易所美元指数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80点,触及79.805点的盘中低位。美元贬值至少可部分归因于:继标准普尔指可能下调英国的AAA主权评级后,市场担忧美国的AAA信用评级恐将面临类似命运。标准普尔上周将英国的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该国试图通过增加开支来走出衰退,这导致其债务水平不断增加。尽管标准普尔尚未下调英国的AAA评级,该机构称,如英国的债务继续膨胀,则其可能将采取上述行动。
股市走向取决于本周美国的一系列主要报告:将于周二公布的标准普尔凯斯-希勒3月房价指数、将于周三公布的4月成屋销量报告、4月耐用消费品订单、新屋销量和计算机制造商戴尔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以及首次申报失业人数和原油库存数据的每周报告。这些报告将显示经济复苏是否确已萌芽。
能源部长聚首罗马
在周日,八大工业国(G8)和其他主要产油国、消费国的能源部长结束在罗马的会议,并呼吁增加石油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其警告称,世界经济现已受创,而油价进一步上升将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造成遏制。能源部长们在最终公报中称,尽管有证据显示低油价"可能鼓励经济增长的恢复",但低油价也将妨碍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公报称:“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市场的透明和稳定。一个可持续的及合理的价格将允许我们更好地把经济增长、技术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上述会议带来这样一个信息,即与会者必须加强政府和业界之间的合作,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公报称:“我们同意需要在短期内致力于提高能效,并(在更长期内)加快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核能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各国政府将负责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框架,而能源公司则“必须维持所需进行的投资的水平,以避免市场出现新的紧张状况。”
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警告称,当前有“错误观念”称世界应放弃使用化石燃料。然而这向业界发出错误的信号,并增加未来投资的风险。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表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能源业的应对措施应基于4个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充分认识到在未来数十年中,化石燃料将继续在能源组合里占主导地位,而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其他能源来源仅将起到补充的作用。”
油价疲软或导致投资减少
此外,国际能源署(IEA)上周警告称,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投资减少,而这正威胁到未来的能源安全以及各国抗击气候变化的努力。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FatihBirol)称,今年的世界石油投资可能较2008年减少1000亿美元。
比罗尔说:“就石油而言,我们发现2009年的投资额将较2008年下降至少21%,即较2008年水平减少约1000亿美元。”比罗尔形容这是“巨大降幅”。他估计,未来几年中,将有多达620万桶/日的石油产能受到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比罗尔说,未来两年的产能损失现已达200万桶/日左右,并称另有420万桶/日的产能被推迟至少18个月。
比罗尔拒绝预测未来几年的油价走势,但他说,如未来几年投资继续减少,而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其结果可能是供需出现缺口,且油价将“远高”于目前水平。市场人士和政府均已表示担忧称,目前的投资紧缩(因银行借贷不足和油价疲软共同作用所致)可能在长期内将导致油价出现新一轮超级飙涨。
中国4月石油需求同比增4%
此外,普氏根据中国政府近期公布的数据估算,今年4月中国的表观石油需求同比增长4%至3147万吨。中国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更为引人注目的是,4月是6个月来石油需求首次同比增长,而此时世界正寄望于在中国的身上寻找经济复苏的迹象。再者,尽管同期内全球石油需求下降了2.34%,中国4月的需求却实现了增长。自今年2月跌至2791万吨的两年低位以来,中国石油需求逐月稳定上升,在3月回升至3126万吨。
中国的制造业占中国总体经济40%强,由于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萎缩,中国制造业已深受打击。但近期数据显示,在政府致力推行4万亿元(5860亿美元)刺激计划以鼓励国内消费和投资后,制造业正趋稳定。
(本报道由普氏能源资讯提供。普氏是麦格罗-希尔公司旗下的能源信息提供商。欲知更多详情,请与普氏广州代表处联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