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承销遭遇“滑铁卢”的三大败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券商承销遭遇“滑铁卢”的三大败因
2010年03月22日 14:21 来源:投资者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自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加速,有些券商投行“数钱数到手软”,而承销失利的券商则只能咽下苦果。

  尽管很多人将原因归结到企业自身的缺陷,但是保荐人难辞其咎。

  还有人认为,过会率低的券商是因为没有中信、中金等大券商那样深厚的背景,但《投资者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证监会审核越来越阳光化,很多保荐人认为“靠关系”已经行不通,更多的是需要券商本身的尽职尽责。

  通过总结,记者发现券商承销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身的疏忽大意、准备不足以及投行定位转向。此外,近期承销失败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创业板,和券商对创业板定位理解偏差也有关系。

  败因一:保荐人失职

  在各位受访的保荐人看来,券商投行因利益驱动,对于企业的一些敏感问题知情不报,或避重就轻,上报材料不合规,从而导致“大意失荆州”。

  “未通过的理由多集中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失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股权瑕疵、募集资金投向等方面。”宏源证券一位保荐人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这些问题会影响企业“过会”,相信多数保荐人都心知肚明,但是其中有些人却抱着侥幸心理,轻易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例如,有一家拟上创业板的企业,在2006年、2007年对税收的依赖达到了62%和47%,保荐人却无视这种缺陷,在招股说明书里也没有着重提示风险。这当然会被审核委员会认定不合格。

  去年11月2日,北京福星晓程电子科技公司未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公司董秘王含静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IPO之所以被否一是现场答辩临场发挥不好;二是公司在朝鲜的投资项目在招股说明书里没有说清楚。而这两点和券商保荐人工作没有做到位有很大关系。

  但上述宏源证券的保荐人却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并不是说被否企业只要未过会,都是保荐人大意、自负的原因,毕竟每个保荐人对“敏感问题”的判断不一样,并不能认识到所有的问题。

  此外,他告诉记者,保荐人才非常短缺,紧俏的市场也助长了保荐人自负大意的心态。按照监管部门规定,保荐人的职责包括推荐上市、对企业尽职调查、审核报告等诸多事宜,但最后,其职责往往只是沦为对递交报告签字。这无形中加大了上市风险。“但也并非行业惯例,把关严格的券商还是会从源头把握住的。”

  败因二:“赶鸭子上架”

  券商承销失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由于企业上市愿望强烈,很多券商投行准备不足,强行“赶鸭子上架”。

  例如,很多在中小板排队上市的企业,在得知创业板开闸的消息后,匆忙将上市目标转向创业板。如上文提到的福星晓程、青岛赛轮,为了赶上创业板开启的首班车,都匆忙上会,结果两家企业都未通过证监会审核。

  王含静告诉记者,福星晓程去年中旬才决定上创业板,准备相关材料。尽管王没有承认仓促上阵导致了失利,但这个因素确会影响券商保荐的成功率。

  企业IPO匆忙上阵,还来自券商投行部门的业绩压力。为了赚取利润,让每年的业绩好看,很多投行也会催促企业上市。这种做法不仅会伤害到券商,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上述华泰证券的投行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急功近利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后备项目不充足的券商上。

  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的是,“国信证券甚至有报批项目临时撤下重做的情况,就是宁肯慢一点,也要提高过会率,防止被否决后企业受罪还增加成本。”国信证券一位投行人士曾对媒体如此表示。

  败因三:创业板定位偏差

  IPO重启以来,被否的企业多集中在上创业板的企业。根据《投资者报》数据部的统计,31家被否企业中有17家是创业板企业,未通过的比例达到55%,比例明显高于主板。

  之所以券商在创业板市场频频失利,在华泰证券的一位投行经理看来,有很大一部分跟券商对创业板初衷的领悟、选企业理念、思路有偏差相关。

  最典型的例子是招商证券。自IPO重启以来,招商证券一共保荐了22个项目,5个被否,被否的项目全部都在创业板市场,而中小板企业过会率为100%。

  招商证券被否的4家企业中,同济同捷、卓宝科技、佳创视讯、东方红航天生物等公司在各自行业领域有着一定的独特性,财务指标也符合创业板的基本条件,但在业绩的高成长性与稳健性上却存在疑问。

  “也许,招商证券是输在起跑线上,在符合基础标准下偏重于选择独特性的上市资源。对于创业板审核理念之争——是稳健如中小板还是创新如纳斯达克,我们倾向了后者。”招商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谢继军在1月份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3月17日,《投资者报》记者向招商证券相关部门求证,回答说,“我们的看法和此前一样,没有变化。”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