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沪市又一只权证“大佬”——石化CWB1认股权证谢幕。由于正股中国石化当日收盘价仅为11.32元,远低于权证的行权价,石化权证已变为废纸。这意味着,中国石化通过权证融资逾290亿元的计划彻底告吹。
此前,赣粤CWB1于2月27日终止行权。这两只权证都以价值归零的方式退出市场,没有出现“末日轮”炒作现象。至此,沪市权证产品仅剩4只,其中3只将于年内到期,最后一只将于明年8月到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新的权证产品问世,那么到明年8月,沪市的权证市场将趋于彻底消失。
权证曾是我国证券市场产品和功能创新的“急先锋”,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曾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创新产品,权证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助于在微观层面丰富和改善市场的机制和功能。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即将推出,我国证券市场创新氛围浓郁,市场对衍生产品的认识和承受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有必要继续发行权证产品,发挥其应有的市场功能。
沪市权证仅剩4只
沪市上市权证共有39只,目前尚余的4只分别是国电CWB1(580022)、宝钢CWB1(580024)、江铜CWB1(580026)和长虹CWB1(580027)。4只权证均为分离交易可转债认股权证。其中,国电CWB1到期日为今年5月21日,上市数量为4.27465亿份;宝钢CWB1到期日为今年7月3日,上市数量为16亿份;江铜CWB1到期日为今年10月9日,上市数量为17.612亿份;长虹CWB1到期日为2011年8月18日,上市数量为5.73亿份。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明年沪市将仅有一只权证可供交易。沪市权证市场已经是一个真正的迷你市场,若无新权证发行,将于明年8月后消失。
由于权证产品的杠杆作用、T+0交易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权证市场始终处于规模过小的状态,权证曾经受到过度炒作,引起舆论的关注。但是随着管理层加强对权证交易行为的监管,以及投资者的日趋成熟,权证市场总体的交易行为日趋平稳理性。石化CWB1等几只最近退市的权证到期前的表现也说明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2009年沪深权证市场日均交易量为75.43亿份,日均成交额为219.86亿元,日均换手率为89.65%,远低于2008年的日均换手率140%以及2007年的日均换手率107.62%。与此同时,权证的价格也日趋合理。2009年,与股票市场年化波动率逐渐下降同步,权证的折溢价率稳步下降。截至3月3日,4只可交易权证的折溢价率分别为国电CWB1的27.37%、宝钢CWB1的76.23%、江铜CWB1的-10.04%、长虹CWB1的18.77%。
市场需要权证产品
权证产品在证券市场上,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曾经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据统计,自2005年8月第一只股改权证——宝钢权证在上交所上市后,沪市先后有15家上市公司利用权证作为股改对价,相关大股东发行了19只权证产品。权证使这些非流通股股东难以用股份或现金等形式支付对价的上市公司找到了一种创造性的股改方案,有效破解了股改难题,对推动整个股改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市场可交易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功能。专业人士认为,股改基本结束后,权证仍然是市场需要的产品,仍将对证券市场发展起到积极、现实的作用。
比如,分离交易可转债权证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首先,分离交易可转债认股权证对投资者具有较大吸引力,上市公司因此可降低融资成本。其次,认股权证存在第二次行权融资,上市公司在第一次债券融资后如通过合理使用资金提升了业绩,使股价高于行权价,则可能实现行权融资,这个机制对上市公司有一定约束性。同时,通过分期融资,上市公司可更好地将公司发展战略与资金需求期限匹配。但专业人士表示,从几只已到期的分离交易可转债权证均以价值归零的方式退市、未能实现融资的功能来看,有关发行方和券商在权证的产品设计、价值估算等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此外,权证产品还可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特别是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配套制度和产品推出后,市场机制逐步完善,权证等衍生产品定价将日趋合理,权证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投资功能将进一步显现。权证还能为中介机构发展创新产品提供基础产品。金融机构可利用权证杠杆功能、流动性高以及特殊的风险收益特征构建投资组合,推出多样性的产品。而权证的另一个不应忽视的意义,则是为我国资本市场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及其监管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将在未来我国进一步发展衍生品市场时起到积极的作用。
去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步伐日益加快,不仅ETF这样的指数类产品,而且像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这样具有做空和杠杆功能的衍生产品和业务也正在推出之中,相关的市场讨论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在广泛地进行,市场的理性程度和承受能力不断提高。可以说,我国证券市场正在进入有史以来最佳的创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权证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且风险相对可控的基础性的衍生产品,应有机会继续发行,以满足市场对融资和投资方式丰富性的需求。(周松林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