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表现差强人意的银行股、地产股成了领跌大盘的“罪魁祸首”。而随着银监会关于要求银行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的情况进行自查的消息传出,对本已备显疲弱的银行地产更是雪上加霜,昨日两板块早盘大幅跳水,沪指一度击破2900点,市场信心再度受到打压。
股市楼市期市在自查之列
市场传闻称,银监会已于近日发文要求各银行开展信贷资金违规入股市、房市的风险自查。此传闻得到沪上银行内部人士证实。
据了解,目前银监部门已发现,部分银行有放松贷款管理的现象,有些企业挪用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房市,有些个人挪用消费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此次自查重点包括开发商是否挪用开发贷款购买囤积土地,借款人是否以信贷资金买基金、理财产品,或用作期货保证金等,银监会还要求银行,对自查发现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房市的,要限期收回全部贷款。而且,除了股市和楼市,进入期货市场的资金也在这次的查处之列。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是银监会的常规动作,目的是规范银行放贷行为,最近几年每年银监会都下发过类似文件,由于目前楼市股市存在泡沫,因此此时出台这样的规定,也有打击股市楼市泡沫的功效。
大资金出逃地产银行股
不过,受到这一消息刺激,近期疲弱的银行和地产股还是受到了影响,并在昨日早盘集体杀跌跳水,使得沪深两市双双大跌,其中沪指更是击破2900点重要心理关口,最低挫至2890.02点。
市场分析师指出,前期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在推高资产价格泡沫的情况下,也导致了风险的高位积蓄。数据显示,房地产银行资金流出明显。
事实上,自去年12月以来,银行股便陷入重重危机中。尽管不断有机构出具报告显示,银行股的估值已经低得很诱人了,但大笔资金出逃仍然在银行股中延续。 2月1日,银行股资金净流出达到4.1亿元。而在上周1月25日至1月28日短短4个交易日中,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36亿元。而地产股更是在上月就已居于两市资金净流出的首位。
银行股关注要素
随着银行股的不断回调,超低的估值让许多国内券商和国外投行纷纷看好。高盛在1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各银行的合理价格成长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随着升息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银行2010年预期净边际利息与盈利有上升风险,资产负债表相对强劲。国泰君安分析师也认为,行业景气向好和相对大盘明显的估值优势是银行股价的强力支撑,预计未来银行盈利增长确定在15%至20%之间。
现在看,银行股的估值相对其他行业偏低,似乎成了价值洼地。而不少私募投资人却认为银行股的低估值是“诱人的陷阱”,目前银行股并没有真正的便宜。有观点认为,大银行P/B在2倍以下,小银行P/B在2.5倍以下才是银行股真正显示诱人估值的时候。
除估值外,例如首家大型银行再融资方案的公布,让市场对银行股整体融资预期的担忧开始加深。
还有业内人士提醒,如果投资者关注行业基本面的话,就应警惕银行业未来数年可能会不得不吞下疯狂放贷的苦果。
地产股看宏观更重要
长久以来,土地储备一直是市场用以衡量地产股价值的重要标杆,众多地产公司以拿地王为荣,并试图通过地王推动自身土地储备增值,这一手法在过去几年由于政策监控不严,地方政府对于囤地行为处罚不力,使不少地产公司获益不少。但在去年年底国家开始严控地产开发贷款,严厉处罚囤地行为之后,这种事实违规的做法给地产公司带来的是极大的隐性风险,特别是一些土地储备虽多,但缺乏开发资金的地产商,将会面临大量土地储备被收回的可能,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公司的业绩将会受到严重不利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严控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仍然将会是一个主要的指导思路,而货币政策的转折也会首先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近期各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已经出现大幅度萎缩。因此,地产股的风险虽然随着股价回落有所释放,但还远未到可以乐观轻言抄底的时候。
富国天鼎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型基金经理常松指出,房地产确实目前状况不错,大家担心的是未来。谁也不知道政策对地产的影响有多大,房地产股看宏观更重要。(钱 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