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注定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个令人难以忘记的一天。这一天,酝酿了十余年的中国创业板终于瓜熟蒂落,所有的投资热情在瞬间爆发和释放,演绎了一场华丽的资本盛宴。从创业板市场的首个交易日来看,首批上市的28只股票涨幅高达76%至210%,而据深交所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11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93.97倍。
这样的估值和市盈率让投资者们感到有些炫目。但疯狂的爆炒之后更值得反思的是,创业板是不是变成了资本的秀场?创业板又是为了谁而开设?
估值高还是不高?
据深交所数据显示,如果按照静态市盈率计算,11日创业板股票收盘平均市盈率仍在93.97倍,尽管较上市以来盘中最高市盈率111.03倍已经下降了18%。但仍有市场人士高呼创业板公司估值高得很离谱。
“就从投资角度来看,目前创业板公司股价确实有些偏高。”中国人民大学证券与基金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李永森同时也认为,创业板的估值不能沿用对主板市场的估值方法,而是更应该多看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和未来发展前景,创业板本身就是个高收益高风险的市场。
“因此,很难说真正创业型公司的估值到底多高才算合适。但可预料的是,未来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会出现比主板市场更加明显的分化现象,股价的波动会比较大,开盘时可能是40到50元,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几块钱。”李永森说。“从目前上市的28家企业看,大多数都是未来发展前景相对明朗,业绩表现突出,企业本身的稳定性高。不确定性降低了,所以估值也相对就高了一些。
那么,估值究竟高还是不高?似乎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永森认为,创业板市场里市盈率不应该是估值的最主要标准,而是应该从公司内在的质地和未来发展前景去加以研究。
是投资还是投机?
对于创业板被爆炒的现象,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极度投机行为的一场盛宴。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长施光耀在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反应却很平静,他认为,“这很正常。投资和投机本来就没有明确的界限,资本市场里不可能没有投机行为,也不可能全都是投机行为。”
在施光耀看来,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正常现象,主要在于创业板的发行价格。创业板发行价格的形成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是根据供求关系来定价的,这是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改革的第一次尝试。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一共只有28家,其发行量本身很有限,加上创业板经过了十年的培育,投资者对创业板积累了很大的预期,十年的培育和十年的预期与28家企业来相比,“所以才会激发出那么高的投资热情和那么高的市盈率。”
施光耀认为,创业板的市盈率区别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公司具有股本小、成长性高的特点,而我国共有上亿的投资者,面对1000到2000万的发行股本,供求关系肯定会失衡。“而这关系的失衡,自然会导致股价的偏离。”
如何解决供求失衡问题?施光耀建议,由于创业板市场规模比较小,要继续引用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的发行方式,采用打包上市的形式,批量发行,来缓解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从而防范由于供求关系失衡而导致的价格偏离或估值偏离问题。
对此,李永森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管理层要做的是增加市场资源的供应,使真正的创业型企业能够上市,供求关系的平衡才能有效防止爆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才能降低爆炒的可能性。”
施光耀表示,创业板应该有别于国外的创业板市场。“我国创业板的发行机制和发展环境不同,所以创业板的走势很正常,现在的市盈率也算合理,而且也正在逐步的回调当中,这一切都交由市场自己去选择。“但不管是回调还是上涨,中国创业板的市场前景会很大,我很看好。”
创业板究竟为谁开设?
众所周知,创业板的开设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其初衷是专门为了给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一个融资的平台。
但创业板自开市以后的市场表现,明显有违本意。创业板上市交易首日,28只股票无一例外的被爆炒,除了乐普医疗、神州泰岳、红日药业只停牌一次之外,其余所有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都因为涨幅太大而被盘中停牌二次,其中金亚科技更是被停牌三次。尽管管理层防止爆炒用意非常明显,在此前也再三提示市场风险,仍然没能抑制住市场的热情。
对此,李永森认为,归根结底就在于创业板市场的门槛太高了。
李永森认为,创业板现在最大的问题应该在上市公司的筛选上逐渐降低标准,让更多处于创业型的企业可以有融资的机会,通常处于创业型的企业有着非常强烈的融资需求。但从当前的门槛来看,这些企业的上市机会很小。而与一些成长期或者进入成熟期的企业的竞争上市,显然没有优势,而那些真正处于创业阶段融资需求很迫切的企业反而没有了上市机会。
对此,李永森呼吁,让创业板成为真正的“创业板”。李永森认为,尽管监管层方面不管股价水平这一思路是对的,但不管股价水平,不意味着就不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来使市场的价格更合理。“比如降低门槛和市场规模扩大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让真正创业型且需要融资的企业加入创业板,这是创业板开设的初衷。供求关系的失衡是导致市场投机行为的一大原因,市场资源的不断扩大,会有助于降低目前这种纯粹的爆炒可能性。”
“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稳定运行后,门槛应该逐渐降低,门槛过高只会把那些迫切需要通过创业板来满足满融资需求的创业型企业挡在市场门外,反而让不是真正创业型企业‘抢’了上市的机会,这是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值得反思的地方。”李永森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