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是创业板开市交易的第二天,除首日表现不佳的吉峰农机“意外”涨停之外,华谊兄弟等20只首日表现抢眼的个股纷纷“趴倒在地板上”。根据有关数据统计,首日有接近25万散户高位接盘。这也意味着多数散户又为自己的冲动再一次“埋单”。(11月3日《新京报》)
从历史经验来看,正常情况下创业板相对主板会享有50%-60%的估值溢价,这与创业板的高成长性相适应。但应当看到的是,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整体的市盈率已经超过100倍。回想当年,我国网络科技股的泡沫也曾在纳斯达克上演过。泡沫破灭后,纳斯达克指数陷入了长达8年之久的低迷期。这也为我国的创业板发展敲响了警钟,即过高的市盈率不仅透支了创业板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也不利于创业板的健康发展。
鉴于创业板的多重风险,监管部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市场稳定工作。
一是要防止创业板个股遭到非理性炒作,从创业板上市前就多次提醒投资者炒新风险,到上市首日采取事先提示、盘中监控等多项预防措施,再到近期交易所出台《交易异常情况处理实施细则(试行)》,除了对投资者进行教育,监管层还需要进行相关制度改革和创新,如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制度,让一、二级市场的收益水平进一步靠拢,减少二级市场风险等。
二是要严格把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在短期创业板整体市盈率偏高的环境下,公司的成长性越好,相对而言,高市盈率所带来的风险就会越小。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是保证创业板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当前德国新市场为例,在高峰时期,其拥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但由于德国新市场上市标准过低,导致大量仅仅依靠包装或概念炒作,但缺少实质性业务的企业进入市场,最终导致其在2003年以黯然关闭而收场。因此,即使未来创业板市场更多地体现出“孵化器”的特性,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把关也绝不能因此放松。
三是要严把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关。即便是在准入环节严格把住了关口,但由于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定位所决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会有大量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因此,在继续做好创业板发行监察工作,严把创业板市场准入关的同时,还应通过加强监管,促使创业板企业强化信息披露,切实提高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四是要强化对开户后投资者的教育。比如,破发风险。28家公司平均发行价25.43元/股,平均发行市盈率(摊薄)56.7倍。即使成长性再好的公司,面临如此高的市盈率,也不排除有破发的可能。再比如,退市风险。中国创业板与美国纳斯达克一样,实行直接退市制度,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将直接摘牌,不再必须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这就意味着,最后接手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往往是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最后接盘。凡此种种,都需要在投资者入市时,明确告诉投资者创业板公司潜在的各种风险。
十年磨一剑,创业板推出来之不易,投资者应理性参与,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共同呵护创业板的健康发展,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 (井水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