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交所10月26日发布公告,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获准于10月30日集体上市。在经历了11年的漫长筹备后,中国“纳斯达克”终于登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也成为目前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投资者中,看好创业板,积极参与者有之;认为创业板风险大,谨慎者有之。笔者认为,对于创业板的上市,过度地炒作对市场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投资者而言,一定要平常心待之,可以有计划地参与创业板,不了解的慎入。
一个新生事物受到关注,无可非议,但关注过了度,炒作过了度,可能就含有“忽悠”的成分了。
美国纳斯达克出了一个微软,就有不少人猜想中国的纳斯达克会不会出第二个微软。对这样的猜想,笔者认为就含有“忽悠”的成分。对于整装待发的创业板,已有人指出国内创业板“名不副实”。在证监会已受理申请创业板上市的188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成长期或成熟期,早已过了创业阶段。从公开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超过7成的公司成立时间在7年以上,其中成立10年以上的有12家,竟还包括了上世纪60年代设立的“老大哥”企业。高科技含量也显得不足,有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衡量高科技企业标准的10%。另外,大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地与中小板区别不大。从目前创业板已经公开发行的28家公司来看,其中有23家公司完全符合中小板的上市条件。两市间上市企业的差异不明显,只是在业绩增长速度上,创业板企业稍高一些。
可以说,从这些创业板的公司中,很难找到第二个微软的影子。
对于创业板的上市,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能否赚到钱。笔者认为,投资者一定要以平常心处之。
逢新必炒似乎已经是中国股市的规律,所以投资者对创业板的第一天表现给予了极高关注。平均高达55.7倍的首发市盈率也没能阻止人们的热情。这使得创业板超募现象远超过中小板。28家创业板公司实际募集资金超154.784亿元,比原计划多83.184亿元。其中,爱尔眼科共募集资金9.38亿元,是原定计划的2.76倍,成为创业板超募比例最高的公司。
过度的热情,很可能引发冲动,投资者可以看看当初中小板前几只股票的走势,就可以发现,当大家都看好时,那可能就是一个“陷阱”。
同时,管理层也一再提醒,创业板公司具有估值难的特点,公司发展呈非线性成长规律,有可能是爆发式增长,也可能突然衰退,甚至遭遇彻底失败。对此,投资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更难以研判创业板投资价值,不要被成长性“眯了眼”,更不要痴迷于概念炒作。(郑小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