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10月23日举行开板仪式,30日首批股票集中挂牌上市。有消息称,根据深圳证交所的窗口指导,要求公募基金在创业板开市首日尽量少交易。虽然深圳证交所未证实这一说法,但散户投资者确应强化风险意识,远离创业板首日交易。
对于创业板投资的风险,监管部门说得很清楚,估值是其中的一大难题。估值难,股票定价势必是挑战,意味着创业板个股的股价有大幅波动。如此明摆着的风险,会使很多投资者望而生畏,但市场上不乏冲着风险而来的资金。透过权证“上蹿下跳”及“涨停板敢死队”的炒作,可以预计创业板首日交易不会平静。在“逢新必炒”的传统下,创业板不缺助长炒作的投机氛围。那些投机资金盼着股价波动越剧烈越好,从而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
过高的发行市盈率,为创业板留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高发行价之后的上市涨幅还有多大?机构与散户都很难准确预估。此前发行询价时,不少基金公司的报价偏高,例如,有的基金给出的华谊兄弟、机器人和华星创业等最高报价,较最终发行价分别高出43.46%、38.19%和52.59%。这让散户困惑不解:发行价是否太便宜?创业板股价会不会被“哄抬”?其实,部分基金报价的离谱,恰恰说明了创业板估值的难度,基金同样吃不准定价的高低。虽然多数公司的最终发行价低于询价对象报出的中位数,但并不代表创业板股票“价廉物美”。创业企业的突出特征是非线性成长规律,有可能是爆发式增长,也可能突然衰退,甚至遭遇彻底失败。在近似“盲人摸象”的“打新”游戏中,不是没有集体看走眼的可能。
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媒体表示,“对于创业板二级市场,基金目前的普遍心态是除非有必胜把握,否则将观望。”对此,散户更该选择观望,切不可动心于投机所产生的赚钱效应。从以往主板的新股炒作来看,基金公司不难做到观望,进场参与投机的主要是散户。深圳证交所此前公布的22只样本股票的研究显示,参与上市首日买入的主要是中小投资者。其中账户市值在5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比接近50%,账户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总人数的85.73%,账户市值在10万至100万之间的投资者占比13.01%。相比之下,账户市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仅占1.05%的比重,而基金、QFII、券商等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仅为0.2%。
可见,即使深圳证交所未发出窗口指导,公募基金也会在创业板首日“按兵不动”,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心态不稳的散户投资者。此前主板新股炒作,散户表现出十分不理性,往往是股价涨得越离谱追高者越多。据深圳证交所调查的22只样本股票,多达54.45%的投资者是在发行价涨幅300%以上时参与买入,呈现出一种非常典型的“羊群效应”式的追涨。如今,没等创业板开板日到来,就已纷纷猜测百元股。看此情形,创业板新股炒作或“更上一层楼”,追高者也将“前仆后继”。
为警示和防范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过度炒作,深圳证交所规定,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80%时,可对其实施临时停牌至14时57分。此举在于进一步防范和控制交易风险,但投机资金不一定就此罢手。该不该参与创业板交易,散户必须把风险防范置于首位。特别是创业板开板的首个交易日,其风险将大于普通新股上市首日。国内创业板究竟可“忍受”多少泡沫?是谁也心中没底的。若心中没底,散户盲目参与则无异于赌博,远离创业板首日交易才是正确的选择。(张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