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下跌考验2400点年线支撑 房地产股或先反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大盘下跌考验2400点年线支撑 房地产股或先反弹
2009年09月01日 09:2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大盘以14个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结束8月份的交易。面对达21.81%的月跌幅,投资者变得手足无措。本以为2800点阶段性底部已经确立,但昨日高达近200点的跌幅,彻底否定了这一论断。流动性收紧、大盘IPO、创业板提前推出等,不断涌现的重大利空,使得股市不断创新低。下一个支撑位在哪里?底在哪里?大盘会不会在回补了2635点的前期缺口之后,借调整进入“国庆行情”?

  本报此前多次强调,重大利空消息不止,股市短期内很难激发活力。因此,面对昨日的暴跌,建议投资者还是以观望为主:套牢者现在割肉显然不可取,空仓者也还没有到大胆抄底的时候。

  大盘会下跌到什么点位?

  大盘昨日的暴跌,用一位股市观察家的话说,“十个人中,十一个人都不会想到”。此前被看作重要支撑位的半年线2778点,毫无抵抗地被击穿,前期留下的2635—2678点跳空缺口就在脚下。按照“有缺必补”的铁律,今日这个缺口难逃被补的命运。现在投资者担心的并不是这个缺口会不会补上,而是揪心2500甚至2400点能否守住。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就指出,由于前期大盘上攻乏力,基本面上新股发行及再融资、信贷紧缩带来的资金面紧张,加上中报完结等不利因素,使得昨日两市的下跌在预料之中,但是下跌如此之深说明市场反应有些过度了。对后期大盘的走势,叶檀指出,中短期调整的点位在2200-2300之间。

  一向乐观的水皮也开始悲观,“探底我只看到2500点,跌到2500点以下也跟我没有关系。至于有市场人士认为明年会跌到1600点的问题,这种可能不能绝对排除。但是重回1600点这是中国政府应当竭力避免的情况。”

  因准确预测此轮大调整而在股民中声名鹊起的叶荣添,又一次在上周末发博,预言“反弹结束,石化双熊将引领大盘跌破2700点”,昨日的行情再次给叶荣添增添了不少的信徒。不过,叶荣添此前也指出,2700点以下无疑就是最理想的再建仓时期,跌穿2700点,无论是救市不救市,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攻破3479!不知道叶荣添会不会对“2700以下无疑就是最理想的再建仓时期”这一论断做出调整?

  2400点—2500点抄底比较合适

  面对昨日的暴跌,不少投资者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抄底。那么,现在是否到了抄底的时候?

  民族证券策略分析师陈伟则认为,大盘底部将近,2400点-2500点时抄底比较合适。

  知名私募人士赵丹阳表示,管理层对现在的大跌继续保持默认的态度,宏观政策调控股市的用意十分清楚,新股发行、过会速度并没有减少。因此,对后期走势不要有太大的幻想和期望。今天大盘极可能出现第三个杀跌缺口,短线风险还需要释放。技术底子不足,趋势判断不明的投资者切忌抢反弹,仍然要保持观望。

  在股市观察家皮海洲看来,“到底会跌到什么位置,主力正在试探。现在主力和政策铆上了,政策不改,主力将继续砸,直到砸出政策底线。因此,投资者短线只能观望,不能贸然抄底。

  叶荣添此前更是给投资者设立了一个抄底的简单指标:中国石化跌到10元的时候,也就是大盘见底的时候。昨日中国石化罕见地跌停,报收11.13元,距离10元还有一个跌停板。据此分析,大盘还有10%的下跌空间,也就是年线(现在是2400点左右)位置将见底。

  房地产股有望率先反弹

  一旦市场调整到位发出买入信号,投资者应该选择哪些板块哪些个股作为抄底对象呢?

  国诚投资发布报告指出,权重股基本上都已经跌到了起涨点,下跌的幅度之大,显然不是散户所为,如果再大幅下跌,机构则损失惨重。因此,市场也会在非理性下跌的过程中进行纠错,因此,真正的反弹,将以权重股为风向标。

  私募人士董海平指出,地产板块从7月份就开始率先调整,大智慧房地产板块指数从7月下旬的4889点高位,已经调整到昨日收盘的3493点,跌幅高达30%,不少房地产个股跌幅更是超过40%,而房地产企业的业绩又是最理想的板块之一。“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利空政策已经出尽,一旦大盘企稳,率先反弹的无疑将是房地产股。”(田志明)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