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经济"耐克回升"能否带来股市"耐克上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观察:经济"耐克回升"能否带来股市"耐克上涨"
2009年08月29日 11: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途径,市场曾有过很多预测,如“W”形、“V”形、“L”形等等,近期比较流行的判断则是“耐克回升”,即世界经济走势与耐克商标相类似,从急剧滑落到缓慢复苏。

  我们首先来看经济“耐克回升”究竟能否成立。

  从消息面来看,近几个月来,世界经济基本面不少先行指标出现回暖。美、日、中等主要股票市场大幅反弹;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升,油价在过去三个月涨幅超过七成;发达国家制造业PMI指数连续回升;中国的出口新订单指数升至十三个月来的新高;波罗的海海运指数五个月内上涨了六倍;美联储近日也宣布美国“经济活动正企稳向好”,同时新公布的七月新屋销量按年计达到43.3万套,远远高于39万套的市场预期,七月销量环比增幅为9.6%,创自2005年以来新高,而7月耐用品订单数字环比增加了4.9%,超出市场预期,创2007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

  以上信息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尤其是龙头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向好迹象,这不仅仅来自于官方表态,同时也得到了经济数据的佐证。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美国股市之所以对超预期的向好数据反映相对冷淡,一是因为提前上涨的透支,二是因为数据的内在结构问题,如七月耐用品订单增长4.9%的主要原因是旧车换现金计划所致,如果扣除汽车,上月耐用品订单增幅仅为0.8%,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这就反映出一个问题,眼下各国经济主要靠政策刺激与政府投入推动,市场内生性动力依然较弱。

  在不否认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的同时,“脆弱与不稳定”同样会贯穿复苏的初始阶段,如果承认经济衰退阶段结束并步入复苏阶段的话,那么“耐克回升”的概率显然是最大的。

  那么对于经济的“耐克回升”,我们的资本市场又会有何反映呢?

  有分析观点指出,中国经济目前存在三种力量:首先是政府公共财力的消耗;其次是经济的自我修复;第三是外需。

  第一种力量不难理解,政策刺激和政府投入是其主要方式,在没有确定经济已经完全复苏并增长前,即使力度开始收缩,但各地区政府相信都不会对这种政府公共财力的投入采取“抽刀断水”的做法。

  经济的自我修复首先需要的是时间,实体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像虚拟经济那样“立竿见影”,在修复的初始阶段,市场的判断必定是怀疑和犹豫居多的。不过近期对于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出现的“招工荒”的报道值得投资者注意,这种“不缺订单缺工人”的现象也是对经济自我开始修复的一种侧面反映。

  外需是我们自身所无法左右的,尽管出口同比降幅扩大,但环比改善趋势不变,同时目前来看,外围经济体也在逐步进入复苏阶段,而他们的经济复苏必然会给我国的外需带来积极影响。

  相比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上涨的步伐确实快了不少,在“流动性”的推动下,A股目前已经实现了远远超过外围市场和自身实体经济增长的涨幅。当“流动性”推手的边际效应显著下降后,市场发现实体经济的复苏慢于预期,尤其是慢于虚拟经济的脚步,于是不少资金选择了撤离,这是导致3478-2761点下跌的主要原因。

  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在虚拟经济停下上涨脚步,并出现一定幅度回调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复苏脚步在缓慢加快,两者一增一减,双方力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对冲,市场表现就体现为现在的“震荡”格局。

  再进一步考虑,实体经济既然开始复苏并形成趋势了,那么就和当初下滑一样,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逆转的,而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会继续。半年报公布完毕后,市场估值水平就相对明朗了,笔者相信目前点位所对应的估值水平是市场可以接受的,如果我们再给予公司业绩一定的增长预期,那么大盘再度大跌就显然是小概率事件,下档2500-2600点已经是相当数量资金所认可的相对极限。

  假如我们将3478点到2761点比作是“耐克”商标向下的那一划的话,那么现在的市场应该是处于相对下端的“弯角”处,只要未来实体经济不出现大的意外,继续缓步复苏的话,那么后面出现“耐克上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这向上的一“勾”需要时间,同时其斜率也会相对平缓。(石丽芳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