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IPO分流储蓄存款 大盘新高后震荡风险加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股市IPO分流储蓄存款 大盘新高后震荡风险加剧
2009年07月15日 14:37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下半年行情走到现在不到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却在不断地刷新高点,昨日权重蓝筹板块再度集体启动,上证指数上涨了2.1%,再创反弹新高3147.59点。随着大盘震荡上行,共有26只个股创出历史新高。其中,8只股票昨日表现强劲,封于涨停板。接下来是见好就收,还是以更高的成本去接筹码?扑朔迷离的市场让投资者兴奋着、却也紧张着。

  分流储蓄存款

  上海银监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加 1644.6亿元,同比多增640.5亿元。受股市楼市升温影响,储蓄存款增势逐月趋缓,其中第2季度新增储蓄存款410亿元,为1季度增量的1/3,同比少增2.7亿元。随着新股IPO重启,6月份储蓄存款重现分流迹象。当月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减少3.2亿元,同比多减206.3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减少30.4亿元,同比多减199.5亿元。

  而近期央行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以及重新启动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引起市场对管理层收紧流动性的预期,普遍担心央行政策可能会由此而大幅转向。申万巴黎基金认为,下半年政策维稳的基调仍然未变,流动性该收而不会收,央行会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上,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与窗口指导等货币市场工具适度调控流动性。

  引发多方猜测

  作为年内最大IPO项目中国建筑近期获准发行,这是沪深股市IPO重启后发行的第一只超级大盘股。

  业内人士指出,在6月份IPO恢复后市场一直保持强势,但由于前期的新股发行主要是中小盘股,不能完全反映市场对IPO的真实承接力,中建的发行将开始真正考验市场的强度。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大盘股发行重启引发市场对政策微调的猜测。在市场做多热情重新被点燃后,管理层作出大盘股发行的决定有利于将虚拟经济的流动性传导到实体经济,也有利于股市补充新鲜血液,短期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但有利于股市的长远发展。如果排除市场短期的波动,从新基金的发行募集量和新增信贷额量来看,市场流动性推动的趋势并没有出现重大的逆转,市场的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市场也仍将保持活跃。

  申万巴黎认为,在分流、扩容、心理等因素影响下,大盘股上市会对市场短期的资金面形成一定压力,但不会在实质上改变市场的运行趋势。受益于A股市场的强势上攻,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的规模逐渐扩大,而且近几个月居民储蓄有重新活期化的倾向,增量资金入市迹象明显,目前大盘股发行尚未逆转市场资金面的供求关系。

  震荡风险加剧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随着货币政策、地产二套房贷款政策以及新股发行等方面出现政策微调的迹象,对市场形成较强的心理冲击,再加上股指快速上涨后获利回吐的压力,短期震荡风险正在加剧。

  但申万巴黎专家指出,主导市场长期趋势的宏观经济走势、企业盈利、通胀预期等驱动因素,仍能支撑市场向上拓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底部逐渐上升复苏的时期,消费、投资和出口在下半年将呈现更为明显的复苏,2009年全年业绩增速大约在12%-15%左右呈现V型反转。而通胀预期将有利于推动资源和资产价格上涨,虽然我国以食品为主的通胀指标不会在今年出现明显通胀趋势,但老百姓明显感受到的房价等因素会大力助推通胀预期,而下半年会出现的CPI、PPI由负转正会进一步强化通胀预期。

  好买专家则提醒,无论是从央行重启央票还是从证监会重启大盘股发行上来看,管理层态度已经发生微妙变化。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的情况下,市场上涨相当程度上受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信心来自于预期,而政府的政策信号是预期的最主要的来源。一旦政策出现微调,加上经过6个月的连续上涨,A股已经站到了较高的3000点之上,市场或将出现短期震荡。经过前期大幅上涨,市场上的整体性机会或已不是非常明显,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拉开帷幕,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或将成为部分个股上涨的催化剂,投资者将转向对个股的深度挖掘上来。

  顺应趋势理财

  东亚中国财富管理部指出,只要顺应市场,遵循正确的原则,采取适合自己的策略,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理财。中国金融市场目前仍处于一个上行的趋势。而国内不同市场则是各具优势。例如A股市场相对封闭,市场庞大但渠道较少,而且流动性非常高,可以取得更高的溢价。香港的H股有估值优势,价格比A股平均便宜一半,而且还有一些H股在A股市场买不到。港股则包含一些素质较高的国际化大公司。若想兼顾不同市场的优势,可以把A股、港股、H股的指数基金组成一个篮子,取其平均表现,如此一来,还能起到分散风险,降低波动性的作用。(钱妤)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