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时代、新机构时代、全球化时代
对于本周的市场来说,最大的事件就是国务院宣布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从而掀开中国证券市场全新的一页。对于现在的A股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同时面临全流通时代、新机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我们忽视时代的变化及其影响,那么就有可能会在市场整体的研判上出现重大的失误,也无法解释A股市场本轮反弹及发展的轨迹。
接受全流通时代到来
应该看到,国家实施国有股转持政策,是继续为A股进入全流通时代铺路。换言之,从汇金增持到社保转持,表明了国家对全流通的决心和信心。2006年6月股改限售股开始解禁,至今已整整3年的时间。随着股改第一股三一重工拉开全流通序幕,目前A股全流通上市公司达250多家。而2006年6月19日,中工国际在深交所上市,宣告了中国股市在“新老划断”之后,进入了全流通新股发行。由于新股上市日起1-3年,原股东的限售流通股将陆续上市流通。伴随中工国际全流通,2009年下半年将会有一批新股进入全流通时代。届时,A股可流通比例将由年初的3成增至年末的7成。因此,从时间节点看,选择6月出台转持政策,无疑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市场对解禁股也经历了由“恐慌”到“接受”的过程。人们不会忘记,去年4月三一重工限售股解禁前,股价狂跌38%;而去年底海通证券开始解禁,其股价更是连续3个跌停板……与此大相径庭的是,今年5月浦发银行、中国联通等解禁并全流通,其股价不跌反涨。数据显示,从A股全流通的250多家上市公司来看,总股本超过10亿股的公司约有30家,建设银行、宝钢股份、招商银行、中国联通等的流通A股都在90亿股以上,五粮液、东方明珠、申能股份、深高速、浦发银行等股本规模也都在20亿股以上。这批权重蓝筹全流通股的补涨,成为大盘持续反弹、并冲击2700点、2800点、2900点的中坚力量。长久以来,限售股解禁一向被认为是大盘上涨的“掣肘”, 而本轮反弹有大约8成的全流通上市公司,其涨幅超过大盘同期60%的涨幅,近半个股的涨幅更是超过100%。对于全流通的误读误判,这也许是大量散户跑输大盘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转持政策是一个新起点,相比重新认识大小限减持问题,更新更大的起点在于投资者如何真正在意识上接受全流通时代的到来。
应对新机构时代的博弈
为什么本轮反弹欲跌难调?为什么每每市场分歧加剧而大盘总是化险为夷?除了公认的货币政策宽松、流通性充裕等外在因素之外,就市场本身而言,就是A股进入全流通下的新机构时代。全流通改变了市场参与主体的格局。以大小限为主的产业资本掌握着市场60%的市值,而以基金、保险、券商为主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仅占30%左右,剩余10%左右则为中小投资者所持有。在这一新的机构竞争格局下,对投资价值的判断加入了产业资本的新视角,如市值估值和资源估值等。
业界把中国证券市场按参与主体的结构来断代:1998年以前可以称为散户市场;1998年以后随着基金等机构的发展壮大,市场进入机构时代,参与主体以基金、券商、保险、QFII等机构投资者为主,称之为金融资本或市场存量资本;而2008年以后随着股改的完成进入全流通市场,金融资本的主导地位让位于产业资本,并逐步进入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主导市场的新机构时代。
在新机构时代,大股东股份获得了流通权,由于能够享受到资本市场独特的定价机制的好处,可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愿意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等形式,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以可观的净利润在证券市场上做大市值,上市公司开始从传统的圈钱工具转变为社会上优质资产的吸纳器。
分析人士指出,新机构时代,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的活跃度将大大增加,产业资本之间的兼并收购可能成为市场的特征之一。加之大宗交易为市场提供有效的流通性,而随着全流通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为兼并收购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尤其是那些股权分散、市值不大的公司,更容易成为并购的对象,如茂业系举牌深国商、马应龙大幅增持羚锐股份、上实系三公司整合、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等。这场产业资本高速扩张的盛宴仅仅是开始,它将成为股市复苏的强劲推力。
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证券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是必然趋势,而股权全流通是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前提。全流通下的全球化时代来了,对产业资本大鳄们绝对是巨大的机会,资本并购是国内预演的第一场大戏。这场戏当年在资本主义初期的西方上演过,在亚洲四小龙的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上演过,当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收购九龙仓继而收购和记黄埔,书写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一举成为亚洲首富。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也将出现超级的资本大鳄,足以走出国门和西方大鳄们抗衡。
资本市场全球化,还有利于解决一直困扰着中国股市的高市盈率问题。近几年中国股市市盈率一直被不公平地和境外市场市盈率进行着比较。因此,在国外上市企业的低价发行和在国内市场的高市盈率发行,也成了中国企业特有的现象。其实,拿反映整个市场的A股综合指数和境外反映上市公司精英的成份股指相比,是不合理的。美国最重要的指数是道琼斯30工业指数,不可能完全反映美国整个市场13000余只股票总体的市盈率水平。香港恒生指数只选取了33个香港股市中最优秀的公司做样本,并不能准确反映上千家上市公司的市场状况。
分析人士通过比较指出,全球主要市场成份指数算术平均市盈率大都在15-35倍之间,而和我国全流通新发股票具有模拟可比性的恒指、道指、标普500、伦敦金融100指数算术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0、22、33、25倍。(记者 汤亚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