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破发原因何在?直接原因是地方债利率过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地方债破发原因何在?直接原因是地方债利率过低
2009年05月25日 13:3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曾被寄于众多厚望的地方政府债券正在遭遇市场诘难。有报道称,截至目前已经上市的近20只地方债相继跌破发行价,二级市场交易量则基本为零。

  导致上述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地方债利率过低,其中最高中标利率也只有1.82%,远远低于同期限(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3.33%,再加上单只地方债往往只有几十亿元规模,流动性不仅远不及国债,甚至比某些大型国企发行的债券还要低——如农行新近发行的500亿元次级债,其中10年期和1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规模分别达到200亿元和250亿元。因此,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机构、个人投资者一致采取“用脚投票”予以冷对实属正常。

  地方债破发其实是对定价失偏的矫正,此信号的警示意义有两点:其一,短期而言,虽然此前发行的地方债已由承销团包销,但是,伴随后者逐渐完成其资产配置,加之货币的宽松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那些尚未发行的地方债未必没有流标的可能(此前财政部已经为此紧急统筹招标日期),而这,多少将会影响到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其二,长期而言,地方债负有促进财政预算改革的重任,其潜在发行规模也绝非仅止于今年安排的2000亿元,而眼下采用的过渡模式,即中央财政代发代偿,迟早要让位于地方财政自担其责,但地方债“千人一面”、基本比照国债利率的定价方式势将更难取信于市场。

  地方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利率市场化。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只有这样,作为新生事物的地方债才能较为完备地实现其初衷,其中包括:筹措资金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强化和约束政府行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等等。

  当然,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历时多年未见大成,着实有着大量难题有待攻克,这其中,较具典型的两个难题分别是:

  其一,若就技术层面而论,由于起步较晚,中国至今未能形成清晰、准确的资金收益率曲线,由此造成即使是在那些形式上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定价的金融市场(如债券市场),由于缺乏可置信的未来预期,各类金融产品的价格往往也是失真的(如地方债),而这反过来又会成为完善收益率曲线的制约因素。

  其二,若就战略层面而论,基于国情特殊,中国仍需大量保留金融管制的现状是:受困于传统发展思维,我国大型国企中的相当部分集中在并不具备比较优势、资本过度密集的产业区段,这样的产业选择决定了这些企业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不具备自生能力。因此,作为渐进式改革思路的具体体现,金融监管当局只能选择继续掌控资金供给并以低廉价格“扶危济困”。

  以上所述已经构成了很难打破的“锁定”状态,即,地方债定价失偏源自中国本就存在的利率非市场化,而中国的利率非市场化既在一定程度上内生于中国经济现状,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中国经济现状。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往往就在于因与果时常纠缠在一起,很难单靠决心解决问题。面对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仍在于,依托整体改革的大思维,把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前推。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