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正在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热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光热发电正在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热点
2010年05月26日 16:36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中国工程院进行的“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咨询研究项目——新能源产业课题组项目会议上,光热发电作为重点被要求详细陈述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张超

  光热发电正在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的热点。

  “光热发电就是下一个新能源投资的蓝海。”5月10日,科技部86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总体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告诉记者。

  当天,“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咨询研究项目——新能源产业课题组项目会议在中国工程院进行,光热发电作为重点被要求详细陈述。

  “从去年9月到今年年初,(中国)光热发电项目又增加了3GW(300万千瓦)。”在会议间歇,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一位专家说,这些项目都已经完成了项目建议书,这还不包括几大电力巨头私下里运作并未公开的项目。“一旦特许权招标后,这些项目都将浮出水面。”

  “(内蒙古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应该是在5月底或6月初。”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这是中国首次对光热发电项目进行特许权招投标,“意向性接触的企业非常多。”

  “这(特许权招标)不仅将引起光热发电行业的觉醒,而是整个热发电产业链的觉醒。”王志峰说,连带着包括电力企业、设备制造企业、银行、投资商都在觉醒,“咨询(光热发电)的太多了,我一天要接待好几拨人。”

  光热的春天

  在默默无闻了许多年后,光热发电正在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主角。

  在此之前,太阳能发电主要是以光伏发电的形式出现,即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09年一年,全球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就突破600万千瓦。

  和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是通过大规模采光镜面阵列采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带动传统的汽轮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ISES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已并网的光热电站装机容量约70万千瓦。

  “光热比光伏迟缓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层面的影响。”ISES常务理事长克里斯汀·霍恩斯坦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电站的大规模集成技术影响了光热电站的大规模发展。

  根据光热发电理论,光热发电站白天采光热后除直接驱动汽轮极发电外,同时还将部分热量存储于巨型蓄热系统中,晚间可以利用蓄热发电。

  “相关的课题一直在研究进行,目前还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大规模应用于电力系统还需要时间。”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说。

  即便如此,光热发电仍被看作“拯救地球”的能源。

  “首先是光热和火电一样通过汽轮机发电,所以比光伏、风电更有利于电网系统的稳定;其次是避免了光伏发电中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节约了成本、避免了污染。”克里斯汀·霍恩斯坦说,目前全世界拟建的光热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00多万千瓦。

  实际上,欧美各国已经开始将光热发电作为未来替代传统能源的主导选择。

  2009年7月,欧洲各国联合启动“欧洲沙漠行动”,各国政府和企业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4000亿欧元,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建立庞大的光热电站,该项目至少将满足全欧洲15%的电力需求。

  “光热发电将成为新能源领域最重要的能源,甚至在将来可以作为我国份额最大的主导能源。”5月12日,前述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说,在国外已经相继启动大规模的光热发电基地的背景下,中国也正在进行光电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光热发电一旦启动,其发展速度和未来的前景都是光伏难以比拟的。”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鼓励光热、限制光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规划要求,到2030年,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的装机比例为4:1。

  “‘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光热将获得一个爆发式的发展。”前述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说。

  电力巨头闻风而动

  嗅觉灵敏的电力巨头早已闻风而动。

  “各大电力集团已经开始圈地(光热发电)了。”中国电力科学院的一位光热发电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光热发电对资源的要求比较高,要有便宜的土地、便宜的水源、丰富的光照,而且地势比较平坦。“全国适宜发展光热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谁先上项目这土地就给谁,大家自然蜂拥而上。”

  “几乎就是近半年的事,三四个GW的项目就冒出来了。”国家科技部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负责人说,3年前,五大电力集团中只有华电跟随中科院做一个示范性项目,“其他电力企业根本就没接触光热。”

  华电集团一直是在光热发电领域走得最早、最快的电力巨头。

  2007年,国家在北京延庆启动1兆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随后,华电集团开始积极布局,目前已经在河北廊坊、甘肃嘉峪关、新疆格尔木等地开展光热发电前期工作。

  2009年12月17日,华电新能源公司与澳大利亚雄狮国际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准备在格尔木市携手开发10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

  一个月后,2010年1月5日,华电新能源公司又与嘉峪关市签署总额超过26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在该市发展光热发电。

  前述中国电力科学院的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各大发电集团都有自己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虽然只是小型示范项目,不过(发电集团)都预留了大量后续扩建的土地。”

  有参与国电集团新疆吐鲁番光热发电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国电吐鲁番光热项目目前仅仅为100千瓦,“圈地怎么也有几千亩,就是为了将来的大规模扩张。”

  “光伏是单个的成本高,大片的成本也高;而光热是小规模的成本高,但只要规模大,几十兆瓦、几百兆瓦甚至上GW成本就低。”黄鸣说,电力企业必须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这是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

  “如果建设一个100万千瓦的光热电站,其前期投资基本可以控制在15000元~20000元/千瓦,那么上网电价大概在七八毛钱(每度)。”前述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说,这比敦煌的光伏项目1.09元/度的电价更具优势。

  在成本因素和“占地为王”思想的支配下,电力企业都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囤积了大量后续扩建的土地。

  “我们可沿着青藏、青新公路布置太阳能采光镜面阵列。”华电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西部很多地方公路两侧均是沙漠,“想排多少都行。”

  “用8万平方公里戈壁(光热发电)产生的电量,可以等同于中国2008年全年的发电量。”王志峰说,中国现有沙漠戈壁130多万平方公里,中科院电工所的调研显示,“超过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适宜光热发电。”

  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也将目光瞄准西部,进入2010年,除五大电力集团外,天威保变(600550.SH)、美国eSolar等企业也先后宣布进军光热发电。

  “(光热发电的)圈地热潮才刚刚开始呢,今后两三年会达到顶峰。”前述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设备商抢占机会

  新的产业给设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而大量企业正试图分享这一诱人的“蛋糕”。

  “光热发电在未来一两年再增加四五兆瓦不成问题,这些电站涉及的投资绝对不少于1000亿元。”北京江海泰克新能源公司总经理余讯说。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光热发电的“蛋糕”无疑将更加庞大。

  “我们也感觉到很紧迫,机会很大,我们现在准备大力扩展实验室。”黄鸣表示,皇明集团是全世界唯一可以生产光热发电核心钢管的企业,“我们的生产能力不大,只有几万米。”

  和感觉紧迫的皇明集团一样,中国众多的太阳能企业也纷纷加入光热发电的研发。

  “不能说5000多家太阳能企业都在做光热,但起码大家都有这个想法。”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很多企业已经制造出半公开的样品。

  “光热发电属于高技术产业,如果像热水器一样泛滥,这绝对不是好事。”他说。

  一方面是科研企业抓紧研发,另一方面则是投资商积极切入。

  “我们(和皇明集团)已经达成意向,准备成立皇明太阳能发电公司。”5月11日,北京江海泰克投资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致力于光热发电设备的生产制造。

  “现在能进行设备生产的企业还不太多,但未来肯定会大量出现。”余讯说,随着设备制造技术的成熟和光热发电规模的扩张,光热设备制造行业肯定会吸引大量投资。“很多美国的企业也在寻求和我们合作。”

  “各种配件生产企业已经大量出现了,有的企业已经开始被淘汰。”北京延庆1兆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2007年该项目采购用于采光镜面的超白玻璃时,全国只有北京一家企业能够供货,其价格达到300元/平方米,该项目采购这种玻璃超过1万平方米。“现在全国很多企业都能生产这种专门针对光电的玻璃。”

  国外的光热设备商也已经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2010年1月9日,美国太阳能发电供应商eSolar公司与山东蓬莱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协议,除通过蓬莱电力推销技术设备外,eSolar公司还计划几年内投资50多亿美元,在中国建立200万千瓦的光热发电机组。

  而即将进行特许权招标的内蒙古光热发电项目,则是由德国太阳千年公司在组织可行性研究报告。“我们希望进入中国光热发电市场,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看再说。”考虑到中国政府对外资进入电力市场的限制,太阳千年的一位负责人出言谨慎。

  “和光伏、风电设备‘没心没肺’、主要靠引进外国的核心技术相比,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国内都已经掌握。”前述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掌握了光热发电从采光、导热、后续发电等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后续的设备制造主要将在国内进行。

  “可以预见,如果国家没有主动的政策引导,这个(光热发电设备)产业也会像风电、多晶硅一样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前述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说。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