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0年铁矿石谈判的搁浅,国内矿商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在进口铁矿石遭遇价格之困时,国产铁矿石能否挑起进口替代的大梁?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徐向春对本报记者直言:“国产矿的确可以弥补国内钢企一定的需求缺口,但受选矿难度和冶炼成本的影响,国产矿目前很难实现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知易行难
据记者了解,中国铁矿石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全国铁矿石的平均品位仅在30%左右,与澳大利亚进口矿60%的品位相比差距明显。由于品位低、渣量大,低品位铁矿石的冶炼一度严重影响了高炉炼铁的技术经济指标。但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低品位铁矿资源的开发,不仅含铁品位在30%以下的资源得到开发,即使是品位在20%以下甚至不足10%的尾矿,也可进行再选、再利用,这曾推动了我国铁矿石产量的高速增长。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低品位矿近年来一直难以作为供应钢铁企业的主力军,进口铁矿石的主流地位相当稳固。
然而,徐向春也表示:“在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前提下,开采低品位矿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综合来看,目前低品位矿开采加工成本较低,且大大低于当前市场成品价,已有盈利空间。”
对此,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琳的观点是,国内低品位矿开采有新矿、老矿之分。老矿山开采成本相对较低,约在300元~400元/吨。就目前国内铁矿石市场价而言,老矿山开采的确有盈利,新矿山利润空间则有限。
张琳告诉本报记者,国内矿山开采始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当时国内钢铁工业尚未发展起来,许多矿山开采均是亏损。进入2000年后,随着钢铁工业的兴起,国内矿山开始盈利,尤其是一些老矿山,因矿产资源接近地面,开采成本相对低,利润也可观。与此相反,新矿开采更靠近地下,开采难度大,成本也较高,有的每吨开采成本高达800元~1000元/吨,且这种盈利空间有限的状况至今未能改变。
不妨寻求变废为宝
“开采低品位矿包含了矿山挖掘、加工熟料、货物运输等环节,十分复杂,其税费及各项杂费也较高。因此,在我国低品位矿多是钢铁厂自有,产品自行消化,少有纯粹做矿山开采者。”张琳称。
面对国内钢企铁矿石短缺的现状,张琳认为,中国可以学习欧美的经验,少“吃”矿石,多用废钢。
目前,我国90%的炼钢依靠铁矿,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历经上百年的发展,社会积累了大量废钢,钢铁企业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废钢作原料来弥补配额。就中国而言,钢铁业振兴已十余年,虽然时间尚短,但自2000年以来,社会钢铁表观消费量不断提高,废钢在未来10年将形成可观的贡献,我国可以逐渐提高废钢冶炼的比例。
张琳说:“用废钢来炼钢,既节能环保,又可解决铁矿石进口价格高涨的难题。目前,欧美的废钢冶炼比例很高,这也是未来钢铁业发展的趋势。”(安飞)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