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已经决定了国有资本必须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代表国家利益和意志的大企业的竞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场竞赛中,中央企业责无旁贷。
国有资本资金和科技实力突出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看来,“战略性”和“新兴”都是“产业”的定语。“新兴”意味着,相关产业技术还不够完善,市场还不够成熟。仅“信息网络”一项,三年就至少需要投资5500亿元,大多数民营企业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手笔。
那么谁能担当起投资的重任?数据显示,在2009年宏观经济实现V型反转,有两个部门“收益”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一个是财政收入,另一个就是央企利润。2009年财政收入6.8万亿,同比增长11.7%;2009年央企利润总额近8000亿,同比增长14.6%。
而央企拥有的不仅是强大的资本实力,还有先进的创新科技。彭建国介绍说,长期以来,国资委引导中央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努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在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41家央企总共获得104项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占比100%;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0项,占比27%;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占比62.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1项,占比29.9%。
战略性定位要求国有资本进入
如果“新兴”更多是描述这个产业的现有状况,那么战略性更多是描述这个产业的重要性。
博览财经首席研究员刘天智认为,相关产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作为中国经济未来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我们不难发现,“市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正是房地产行业、以及当前的产能过剩产业。两者都是国务院重点调控的领域。起码在短期内,不会出现高增长的可能性。
但是,央企可以退出“市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底线却不能退。资本的逐利本性也决定了退出的国有剩余资本必然会寻找新的机会。就算这个行业现在还“不成熟”,但等到庞大的国有资本“涌入”其中,也会为中国经济闯出一条新的良性循环之路。
刘天智表示,这些产业对于“国计民生”,特别是在“国计”层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目前石油、石化、金融这些基本生产要素行业。
换言之,它们将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之后,支撑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最核心的“台柱”和“桩脚”。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在内部工作会议上多次表示,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积极在新兴产业领域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记者 李雁争
参与互动(0) | 【编辑:贾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