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质疑水价上涨 供水部门应公开成本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济南市民质疑水价上涨 供水部门应公开成本
2009年12月15日 12:55 来源:齐鲁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省城水价拟上涨的消息公布后,市民对此反应不一,有的市民赞成水价上调,但也有很多市民质疑。他们认为,与全省其他地方相比,省城2.95元/立方米的水价已不低了。

  官方资料显示,由于保泉、地质构造等原因,供水企业成本增加。对此不少市民并不赞同,他们表示,供水企业应公布生产成本,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

  现有2.95元/立方米水价并不低

  为了照看刚出生的小孙子,省城市民李先生的母亲周女士,上周从兰州来到济南,当起了家里的“大内总管”。尽管白白胖胖的孙子让周阿姨乐得合不拢嘴,但一贯勤俭持家的她却因为水费皱起了眉头,“兰州那么缺水的地方,刚涨了3毛钱,一方水也才2元零5分,泉城济南这么多水,怎么水价还这么高呢?”

  14日,不少市民拨打本报96706126热线,对省城水价上涨发表自己的看法,市民梁女士14日上午打来电话询问记者,“济南有黄河水、地下水,应该不缺水吧,为什么水价在全国都是比较高的?”

  市民汪星先生告诉记者,每立方米自来水上涨0.2元,这个看起来并不高,但原来的水价已经达到了2.95元/立方米,如果再加上这0.2元,居民用水价格达到了3.15元/立方米,这个价格绝对不能算低了。

  按照听证会价格,上涨0.2元/立方米后,自来水价格达到3.15元/立方米,在全省也位列前茅。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现在淄博自来水价格最高,达到3.225元/立方米,潍坊3.2元/立方米、泰安3元/立方米、济宁2.99元/立方米,而青岛、烟台、威海等我省其他城市水价则比济南低。

  水价最好别涨太多供水部门应公开成本

  据了解,省城平均每日供水64万立方米,自来水共有三大来源,第一就是位于南部山区的锦绣川、卧虎山水库,属于地表水水库,这些地表水水库为经十路以南40万户居民提供自来水;另一个来源就是黄河水,省城目前有玉清湖、鹊山两大水库,这两大水库蓄水量比较大,负责主城区大部分居民的饮水;自来水的第三个来源是地下水,地下水的采用以济西为主,只要是用水紧张,济西地下水可随时大量采用。

  市民赵先生表示,生产成本和污水处理费增加,供水企业上调水价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这次水价上涨,不仅是居民用水价格上涨了,而且工业用水价格也上涨了。但居民的水价是2005年调整的,价格已经不低了,这次再涨价,最好还是别涨太多。

  在省城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孙先生告诉记者,按照听证会的价格,水价会上涨到3.15元/立方米。物价部门公布的平均每月每户用水8立方米,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是太准确。根据经验,平均每户每月用水应该是12立方米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涨价后每户家庭每月平均支出为37.8元。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说,根据济南供水现状,水价不应该这么高。供水企业公开供水成本,这个成本不应该是自己核算出来的,应该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的。通过这种公开,让市民真正知道水价到底高在哪里了。

  官方说法:

  保泉增加供水成本四级加压抬高水价

  根据官方解释,济南在水资源利用、地质结构上的特殊因素,导致了济南水价的居高不下。

  “现有的两大水库都是贷款修建的。”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保障城市用水和节水保泉工作,省城供水企业贷款修建了鹊山和玉清湖两大水库,共投入资金18.76亿元,为保证全运会供水安全和改善低压片区居民用水条件,近三年又投资4.3亿元,新建加压站和部分供水管线。截至2008年底,清源公司和水业集团累积债务达到12.76亿元,这些债务每年都需要清还本息。

  为了节水保泉,省城近年来大量置换地下水,大量使用黄河水,也增加了供水的成本。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64:36降到2008年的87:13,供水企业每年增加原水费支出1600余万元,成本达3.5元/立方米。

  另外,省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而省城主要供水厂(约80%)在西北部。从水厂送到用户那里,要经四级加压,直接加压成本为2763.8万元,每立方米0.182元,比其他城市增加单位成本0.12元/立方米。

  有关人士表示,从供水企业的角度来说,也不想提高水价,由于受保泉、地质构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污水处理费的增加,如果不提高水价,供水企业的亏损面会更大,这样也不利于省城供水的长期发展。(本报记者 崔滨 刘婧孜 常新喜)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