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八次调整五涨三跌 上演“三枪拍案惊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油价八次调整五涨三跌 上演“三枪拍案惊奇”
2009年12月14日 15:50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成品油价格调整“时间窗口”已过,调价却未如期而至。据称由于自11月10日至今,国际油价变动幅度没有超过“4%”门槛,因此国内油价并未调整。更有专家预测,由于迫近年关,如果近期国际油价没有太大波动,国内油价将可能维持至2010年初。

  自2009年1月1日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至今,国内成品油已进行过八次调整,五涨三跌。一路伴随的是公众对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追涨不追跌”、“反应速度慢”的质疑之声。事实是否真如公众所质疑?国内油价究竟是怎样与国际接轨的?本报今天将对四组代表性数据进行比较解读。

  总是追涨不追跌?

  “周期”惊奇

  总是追涨不追跌?

  数据显示:降比涨反应迅速

  6.66元/升,盯着加油站旁硕大的数字牌,张雨辰运了运气:“还不降啊!”他固执地认为所谓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后“油价总是追涨不追跌”。

  不过数据与张雨辰的疑问并不相符。2009年1月14日,成品油价第一次根据新机制进行了下调,而距离2008年12月17日的上一次下调,仅过了28天。相比于价格上调的周期,7月29日及9月29日的两次下调也颇为迅速,分别距离上一次调整29天和28天。纵观8次调整,每次油价下调的周期,恰恰都是最短的。

  与此同时,每次油价的上涨则显得有点“迟缓”。1月14日油价下调后,曾经历了长达70天的低谷期,这也让1月至3月期间,成了开车族一年中最“实惠”的时段。而据计算,五次上涨调整的时间间隔平均约为48天,远远高出28.3天的下调时间间隔。而在每次油价上调前,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对于推迟油价上调的解释,也成为了媒体的常规报道。

  “每次油价一涨就是几毛,降也就降几分。”与不稳定的调整周期相对照,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幅度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如果以国内油价的调整周期为区间,统计国际原油及国内油价的平均值,会发现国内油价每次的调整幅度,都小于国际油价的震荡幅度。

  以11月10日最后一次调整为例,9月29日至11月10日期间,国际油价的平均值(以WTI原油为例)较上一区间上涨了9.9%,而11月10日国内汽油价格上涨480元,上涨幅度为7%。7月29日油价下调时,国际油价平均值较之上一个区间,下跌了近7.5%,而国内油价经过调整后,仅仅下调了3.3%。

  11个月来,油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较,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同样以国际油价为例,截止11月13日,其油价最高点达到78.36美元/桶,而最低点为39.41美元/桶,两者的比值为1.988;而国内汽油价格最高值的7100元/吨与年初最低时的5440元/吨相比,比值仅仅为1.305。只不过由于油价整体上升的趋势,使得“涨多跌少”成为必然。

  国内油价总不赶趟?

  “频率”惊奇

  国内油价总不赶趟?

  数据显示:

  机械22天屡遭逗闷子

  每次油价调整,各大媒体都会推出油价调整专题,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价格曲线的对比,往往都被摆在显著的位置。而通过图线透露出的最明显信息,就是国内油价的调整频率,总是“不赶趟”,按照网友的表述,这样的特征便成了:“人家的油价是折线,而我们的油价是横线。”

  由于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自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便处于剧烈震荡的状态,而这样的震荡似乎也在与国内油价“逗闷子”。6月30日和9月2日国家发改委两次上调油价后,国际油价均出现大幅下跌,不过按照“22天”和平均“4%”的调整机制,国际油价的下跌却无法迅速地反映至国内油价中。虽然国内油价的整体上涨幅度并没有超过国际油价,不过缓慢的反应速度,也让公众产生了国内油价“追涨不追跌”的错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