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水价调整本周三即将召开听证会,围绕怎样看待这次水价调整,北京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未来水价调整的方向等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三位分别从事水利规划和资源价格研究的专家。
降雨少使北京缺水成常态
“北京的水资源非常紧张,缺水问题由过去短时间偶尔出现已经变成常态。”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副院长张彤对记者表示。
她介绍,水资源紧张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对水资源影响很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20多个暖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降水量减少,水资源更紧张。近二十年来,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减少10%至30%。
二是北京的水资源几乎都是来自周边,密云水库占全市地表供水90%。可今年前10月来水只有1.45亿立方米,与过去来水量11亿、12亿立方米相比,衰减得很快。来水减少一方面是降雨量少,另一方面上游地区发展也要消耗水资源。
张彤表示,“北京的水资源十分有限,水资源量不到全国的2%,却支撑了全国1.3%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国GDP的4.2%,而且经济仍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这样的成绩叫人刮目相看的同时,也说明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紧迫性。“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200立方米,这在世界上都少有。”
再生水成为开发新水源首选
资源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北京只能采取节水措施,抑制需求量过快增长。
据了解,北京加大水资源内部挖潜,2003年建立4个应急水源地,采地下水以补地表水不足。“这实际是消耗水资源战略储备,形象点说,是提前透支子孙的水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张彤对此颇为担心。目前北京地下水埋深已由1999年的12米降到现在的24米。
水资源的特殊性,决定它是无法替代的。北京处于华北腹地,周边没有更多的水源。北京要解决好开发新水资源的问题,最有条件的就是大力发展再生水。
2003年北京市水资源规划就将再生水利用写入其中,并且提出2012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80%。由于缺水严重,2008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已经达到6亿立方米,首次超过地表水供水量。
再生水可以作为城市用水的补充,但目前还无法成为饮用水源。因此应该对清水总量进行控制,减少对清水的过度需求。
“这次水价调整是很有必要的。调整本身说明政府要解决好水资源合理配置,鼓励再生水使用;同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减少清水资源的使用,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北京市价格协会秘书长赵鹤冲表示。
水调价是促节约有效方法
“这次调整的一大特点,只调整了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并没有调整自来水生产环节费用,说明政府并不是要补贴企业的亏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许光建表示。北京市一定要注重发挥市场价格在水需求调节和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他说,提高水价,政府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提高两头的价格,从而促进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价格上涨肯定会增加支出,市民对调价有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了解到目前水资源的状况,许多人都会理解,水价应该调整。
对于政府来说,如果不提高水资源费,通过财政支出也能进行补贴,可消费者和用户就不会深切感受到目前水资源的稀缺性。许光建表示,“通过水价调整是最根本的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赵鹤冲则认为,“这次水价调整方案,突出发挥价格杠杆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提高水资源和污水处理费,就是用价格杠杆解决水价结构和水价偏低问题,充分体现水资源稀缺程度,反映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对于北京市水价调整配套措施,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张彤表示,这次配套措施很全面,对低保人员给与直补,不能让水价调整过大地影响这部分群体的生活,提得很具体。许光建认为,建立专项资金,全部用于节水,让百姓明白,政府并不是让企业赚钱而涨价,而是对水资源进行保护,这是一个亮点。赵鹤冲表示,通过价格杠杆降低居民用水量,从需求侧来看,对节约用水是很好的办法。
对水资源和污水费收支应监督
北京市水价调整,牵动千家万户的利益。如何能让更多的市民理解和支持,专家建议,应该解释清楚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消除市民对改革的误解和担心。同时价格调整要考虑到各方承受能力。
赵鹤冲建议,对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收支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每年将资金收入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的监督。另外,企业需要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财务报表,并接受质询。
“对企业成本增加进行约束是一个课题,自来水企业一直亏损,但不能亏得有理,不能因为政策性亏损就可以降低经营能力。”许光建说,政府应该对这些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进行严格监审,提高透明度。
对于未来的水价调整方向,张彤认为,在国外排污费用要高于清水收费,因为污染环境后再治理的代价更大。而北京目前的污水处理费远远低于清水价格,这方面应是今后调整的方向。许光建则表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阶梯水价,因为水价中政府是有补贴的,如果富裕和高收入家庭超额使用水资源再享受补贴,显然是不合适的。听说北京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议加快推进试点。(记者 孟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