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毒性很强,素有“毒物之王”的别称。10多天来,饮料行业两大巨头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这个毒物缠身,陷入“砒霜门”泥淖。
从3种饮料被曝总砷含量超标到复检平反昭雪,虽然只是短短数日,但整个过程扑朔迷离,仍有诸多疑问待解。
为何两次检验结果相反?海口工商部门为何没有将初检结果及时告知企业方?农夫山泉一直质疑的幕后黑手是否存在?谁又该为这起事件负责?……
本报记者梳理“砒霜门”来龙去脉,力求找寻出隐藏在门后的真相。
- 核心提示
为何两次检测结果相反?
初检单位曾称“完全可以对样品检测结果负责”,复检结果出来后,该单位对此未再做解释。业内人士认为应公布具体检测方法和细节。
“砒霜门”的源头可追溯至10月中旬,海口市工商局对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流通领域的饮料进行专项抽查,并委托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测技术中心检测。
11月23日的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次日,海口市工商局发布2009年第8号商品质量监督消费警示,并通知经销商对涉嫌超标产品下架、召回并退货。
随后,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对海口市工商局的抽检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出强烈质疑。
11月27日,海口市工商局将涉嫌总砷含量超标的三种抽检产品备份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
12月1日22时左右,海口市工商局向社会通报复检结果,称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三种饮料复检全部合格,该局副局长王建禄表示“我们认可复检结果。”
在复检结果出来前的11月30日,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吴淑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初检程序不存在任何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对样品检测结果负责。”
复检结果出来后,对于截然相反的检测结果,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公室主任邝力说:“我们有关人员正在了解情况,进行调查。”
12月4日,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说:“我在工商部门工作了近30年,遇到这种情况(两次检测结果不同)是头一回,感觉不太正常,但这只能由检测部门解释了。”
截至昨晚8时,一直没有相关部门对两次检测结果为何不同做出公开解释。
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称两次检测结果相反也不是没有可能,“检测有很多方式方法,每种方法测出的都不一样。“并不是两次检测结果不一样就真的是哪一方出现了严重错误,但具体两种检测方法、检测过程的细节,有关部门还是有必要披露出来,让大家看明白。”
海口工商是否违规违法?
农夫山泉指称海口市工商局违法。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承认是工作疏忽,但不是故意违法。
11月30日下午,农夫山泉在杭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说,事件已发生7天,“至今未从海口市工商局获得任何有关本次抽样检测的书面资料、处罚决定或通知,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他认为海口市工商局违规违法。
他引用《食品安全法》第82条称,工商局无权发布砷是否超标这样的信息,也无权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属卫生行政部门的职权。海口市工商局非但发布了该类信息,而且将砷与砒霜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其中很多的疑点不得不让人怀疑。”钟睒睒对此提出质疑。
即使在复检合格后,钟睒睒对整个复检程序也“不予认同”。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9月刚刚公布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检验抽样时必须由工商部门、被检单位、负责检验的机构三家在场,共同确认;被检验者对检验结论有异议,可以说明理由申请复检,复检机构由复检申请人自行选择。
农夫山泉公司认为,海口市工商局的复检过程不具备这些程序,需要有权威机构严格依照法律程序的复检,才能令人信服。
对于复检程序,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说,11月27日,农夫山泉相关负责人曾与海口市工商局进行交涉,海口市工商局邀请对方查看初检样品备份,并提出共同将样品备份送往双方同意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复检,“但是农夫山泉方面没有接受”。
12月2日,海南省卫生厅认为,海口市工商局在处理此事时存在“程序错误”。该厅疾控处主任科员马永忠对于海口市工商局公布初次抽检结果的做法,认为不符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
同日,王建禄表示,此事处理的主要失误,是没有将检测结果及时告知厂家。
两天后,王建禄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承认是工作疏忽,但不是故意违法,我们不敢对抗法律。”
海南省工商局局长黄成模表示:“到底是工作疏忽还是故意为之,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无论涉及谁,都要查得清清楚楚。”
事件有幕后黑手操纵?
农夫山泉认为有人幕后策划操纵,目前正在寻找证据,并称海口工商或许也是受害者。
11月30日的农夫山泉发布会上,钟睒睒称,“砒霜门”事件是继前段时间“水源门”、“假捐门”之后的又一起经过蓄意策划和操纵的恶性事件,“该幕后策划团体实力强大,不仅可以操控知名媒体,还能利用政府部门的公共权力。”
农夫山泉预计,事件给公司造成损失将达10亿元人民币,公司将起诉海口工商局,要求赔偿。
“别人我不清楚,但我能保证自己没有针对该事件进行任何策划。”12月6日,王建禄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新华社12月5日报道,王建禄称这是一次正常例行检查,不是针对某个企业。样品是在正规经营点随机抽取的,包括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在内的海南省内外35家企业的50个产品。
对于检测机构的选择,王建禄说:“以往送到海口市卫生防疫站和海南省质监局的相关检测部门多些,因为这次检测项目比较多,有些项目上面两个部门检测不了,就将抽检样品送到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12月5日,钟睒睒对新华社记者再次重复了他的“幕后操纵说”:“也许海口市工商局也是个受害者,这不是闹剧,是有人策划的,我认为是蓄意的。我再告诉你,更高一级的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第一份样品也是不合格的。”
农夫山泉代理律师叶志坚在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幕后黑手存在的说法尽管是我们的推测,目前还没有抓到确凿的证据,但我们一直在调查。而且海南工商及海口工商也在联合起来查这件事情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
谁该为“砒霜门”负责?
局长调离引发猜测。副局长称事因“重要疏忽”,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彻查。
12月1日,复检结果出来之前,海口市工商局主要领导更换,原局长何运杰调省工商局工作,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江鹤担任海口市工商局局长。
此时的调任,引发社会猜测:“海口工商局领导更换与农夫山泉、统一饮料事件有关。”
对此,海口市工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何局长的调离是一个月前就已经决定,而且调到省里面工作是升职了,和这次事件完全没有关系。
据新华社报道,何运杰调离当日曾说:“我们可以对抽检的合法性负责,欢迎媒体和公众对抽检程序进行监督。”
据《每日经济新闻》12月3日报道,海口市前工商局局长何运杰对事件进行的回应中称,他调职一事是事实,他对“砒霜门”的原委并不知情。
对于此次消费警示的签发经过,副局长王建禄12月4日上午对新华社记者说:“我想是权威部门做出的检测结果,值得信赖,当时又快下班了,工作人员说有5个产品不合格,为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工商部门就要将‘问题产品’赶紧下架。我当时没有仔细看到底涉及哪些企业,这也是我的重要疏忽。消费警示不是我签发的,到底是谁签的,还得回去查。”
下午,王建禄又给记者电话澄清说,他上午在接受采访时记错了,回到局里查记录,才发现消费警示的文件是自己签发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2月4日首次对“农夫山泉、统一”事件明确表态:“工商总局高度重视此事,已责成海南省工商局立即查清情况和原因,依法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海南省工商局官网也挂出消息称,针对农夫山泉、统一饮料事件,省工商局已成立调查组调查,局长黄成模为组长。
黄成模说:“海口市工商局执法程序确实有错。这几天我一直睡不着觉,总是在反思这一事件中到底暴露出哪些问题。最大的教训是一定要按程序执法。”
其他涉及企业为何失声?
另有5家和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一起上了榜单,但此次事件中他们均选择了低调甚至沉默,有的企业称已缴纳“罚款’了事。
引爆“砒霜门”的消费警示中,一并列入“黑榜”的除了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还有广州市香大食品、广州市优爵食品、广东揭西县兴合食品、港洲食品实业、广东普宁市创顺食品这5家食品企业,“黑榜”中提到了这5家企业生产的不同种类零食存在二氧化硫超标等问题。
事发后农夫山泉反应最为强烈,统一企业表现相对温和。而另5家企业则表现低调,几乎集体失声。
广州市香大食品有限公司经理付道江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海口市工商局发布的检测结果表示质疑,企业方面已经将同批次、同种样品交到广州市检验局检测,正在等待检测结果。
另一家被检测出产品二氧化硫超标的广州市优爵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3日介绍,对海口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在接到检测通知后,当地的经销商替我们交了‘罚款’,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对这件事我们也没有下一步打算。”该工作人员表示。
揭西县兴合食品有限公司一工作人员表示,在收到海口工商局发来的检测结果通知后,市里面质检局又对该产品进行复检,目前正在等待检测结果,企业对这件事情也在继续追查。
《每日经济新闻》4日报道,这几家企业在接受采访时均称从未收到过检测报告。
本报记者7日再次致电这几家企业求证,要么是无人接听,要么是电话被挂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几家企业选择低调是因为不想把事情闹大,它们都是小企业,耗不起这个成本,而且它们的产品仅仅是二氧化硫超标,远没有总砷超标危害大,所以这些企业会选择低调处理。
(本报记者 李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