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信誓旦旦地说3种饮料不能喝,后又说能喝,海口市工商局的反常举动,引发舆论轩然大波。来自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消息说,经国家权威机构复检,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全部合格。海口市工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停止对3种新产品下架。该局称,认可复检结果,敬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
“砒霜门”终获“平反”。不过,相关企业的冤情是昭雪了,代价却非常沉重——此前,由于海口市工商局突然宣布相关产品“砷超标”,并要求当地卖场下架,而对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一损失所波及的范围,远不只一个海口市,借助各类媒体的传播速度,全国消费者都对相关企业的饮料产生了不信任。
任何对食品质量的怀疑,都足以搞垮一个企业——这是“三鹿”等无数食品安全事件留下的启示。相信,工商部门更加深知这一道理。在对相关食品进行检测时,科学、严谨,是工商与质检机构最起码的工作原则。然而吊诡的是,作为初检和复检机构的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及海口市卫生防疫站,却双双对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合格饮料,给出了不合格的结论,并由工商部门匆匆发布了结果。这其中,到底是检测仪器有问题,还是主导检测的人有问题?
我一直都以为,咱们工商部门对待食品问题是极为谨慎的,这从许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均由媒体率先披露,可以得到佐证。甚至,许多事件出了人命,工商与质检等部门还在调查论证,显示了充分为企业着想的严谨态度。这一次,所谓的“砒霜门”还没有获取充分的人体伤害报告,海口工商部门就“第一时间”发出消费警示,一度让我深为敬佩。如果不是国家级权威机构作出了不同的复检结果,我的这种钦佩之情,一定还会保持下去。
实在不想质疑,海口相关部门的误检误报,是人为操纵的结果。当然,更不可能想象,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摆平了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但许多的蛛丝马迹,不得不让人们对海口相关部门的作为产生疑虑。譬如,农夫山泉方面声称,海口工商局执法人员曾威胁他们说,“若不与工商搞好关系,产品在海南就卖不了”,“事件很严重,与三鹿毒奶粉事件相似”,“媒体一旦披露,农夫山泉就将破产”。情况若属实,背后的动机会是什么?又譬如,各地工商部门都先后发布检验报告,证明农夫山泉饮料安全,为何与海口的检验报告出入如此之大?不至于只有海口一地的仪器出了故障吧?要知道,初检机构的负责人曾打包票说,对抽检结果负责。
从最新的复检结果来看,可以说“砒霜门”算是清白了,但主导初检的部门清白吗?农夫山泉所称的10亿元损失,当由谁埋单?鉴于不少人对海口相关部门提出了质疑,我希望有关部门调转调查方向,看看这些部门是否清白。 (湖白 媒体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