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8月26日,工信部、发改委在其《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对此,科技部相关官员和专家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将报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高层领导面前。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产能过剩”的判断有失公允。科技部专家们发现,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是一些习惯了高利润生存模式的大企业,大量后来者试图涌入这个行业,势必危及他们既定的利益格局(《新华网》11月19日)。
的确,在现有对新能源产能是否过剩判断问题上,或许工信部与发改委的规划产能说,还是科技部就此提出质疑所依据的实际产能说,或许在理论上都有一定道理,也不是完全站不住脚。但在此想说的是,对这样一个具有相当市场含意的产能是否过剩判断,虽然可以展开各自观点并争论,但同时应该确信,不会有任何人会比市场更聪明。
首先就市场观点讲,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尽管应该承认市场经济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人们之所以大多还选择了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因为无数事实已经早已证明,市场经济机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远要比人类自已聪明得多。所以如果承认这一点并就此对新能源是否过剩问题加以观察,那显然就能轻易发现,无论是工信部与发改委的依照规划产能作出的过剩判断,还是科技部依实际产能所提出的相应质疑,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一种未经市场验证的认识。而且还不难想象,如果按照这两个的行政部门的不同、甚至于截然相反的认识对国内的新能源产业作出调整,那在如此的行政调控面前,会使国内现有相关的新能源产业陷入怎样的境地?结果对产业健康发展又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
其次以行政管理角度讲,虽然不能否认,在当前国内具体经济情况下,的确需要以相应的行政权力推动来实现经济进步的良性转换。然同时也要重视的是,这样的经济结构、或者说经济模式的转换,必须是应在尊重市场规律,并且是要在对市场规律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进行的。对此具体就以新能源产业过剩问题来说,如果相关的行政部门,不论是发改委与工信部仅仅停留于现有的规划层面对过剩作出的肯定判断,或还是科技部以静态立场对实际产能所作出的非过剩判断。可以说,其背后所反映出的都是一种行政认识,或者说是一种行政判断。并且从这两个部门对自已各自截然相反的观点坚持中还令人担忧的是,如此的行政管理会对日后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而更为重要、也应该显而易见的是,这种
截然相反的行政认识与自信,其背后显露出的不是本应有对市场规律的尊重,而恰恰是一种自以为的比市场聪明的认识。想这,才应该是工信部、发改委与科技部在新能源产业是否过剩问题上产生对立认识的根源。对此换句话也就是说,虽然在表面上这种部门认识是截然不同的,然如以市场观点衡量,都应该不会比市场判断聪明与正确。
所以,面对科技改部对工信部与发改委在新能源存在过剩的质疑,也许人们需要注意的并非是哪种行政判断正确,而恰恰应该是这种部门认识背后所有的、同时也是让人担心的,行政部门自以为要比市场“聪明”的自信。 (周义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