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很多发达国家大小银行普遍呈现一片凋敝景象,这些银行在中国的子银行也颇受影响,不少中国百姓甚至怀疑其是否能坚持下去。前不久,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专门就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华大部分外资银行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市场扩张欲望减弱以及面临中资银行更大的竞争压力等难题。
体检者:41家在华外资银行(包括26家本地法人银行)
体检医生: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病症1 近半数银行“轻度贫血”
因资产减持而引发流动性不足
原因:部分外资银行母体银行受次贷危机影响,因资产减持而引发流动性不足,而外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来自海外。截至2008年底,流动性成为外资银行的主要问题。2009年,有22家外资银行从其母公司获取25%以上的资金。有30家外资银行表示,母公司今年将稍微降低在中国市场的承诺,影响主要呈现在扩张计划减缓,例如削减既定法人机构扩张规模,而非模式的彻底改变。本地银行停止对外资银行的借贷使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在2008年下半年晚些时候部分中资银行抽回其在外资银行的存款时,几乎令一些外资银行陷入危机。许多外资银行缩小了企业借贷额度。在宽限期后保持低于75%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要求对于众多外资银行而言仍是一大隐忧。
病症2 部分银行“轻度食物中毒”
母银行“有毒资产”影响在华子银行扩张
原因:由于受衍生产品、结构性存款以及与股票和各种掉期相关的产品的影响,部分外资银行母体银行的资产已转变为“有毒资产”,进而影响在华子银行扩张步伐。经济形势一般在稳定和前景明朗之后,员工流动率会突然增长,薪资水平随之水涨船高。但今年受访银行预计会对人员配置进行小幅精简,部分银行执行了短期的不带薪休假政策。受访银行预计其工资水平在2009年将保持与上年持平。
多家银行在2008年大幅削减奖金,外资银行在今后的若干年内面临更加严峻的经营环境。因此只有1/3银行认为它们的市场份额将在2009年有所增加。而去年这一比例高达85%。
过半银行认为到2010年,在华法人银行将扩张到30至39家,而去年调查结果则更为乐观,有接近2/3的银行认为将扩张到30至49家。29家受访银行认为金融危机将影响中国市场上金融产品的推出。大多数银行相信结构性产品的审批将需要更长时间。
病症3 多数银行感觉“心理焦虑”
中资行经营水平和业绩提升令外资行倍感压力
原因:过去的调查显示,中资银行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不构成严重威胁。外资银行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系列的优质产品并且拥有全球网络。此次调查表明许多因素导致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差距缩小,随着中资银行经营水平和业绩的提升,外资银行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却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完全施展,令他们倍感压力。
通常而言,在进入新市场时,外资银行经常会利用具有竞争力的贷款定价,吸引新客户并与之建立业务关系。但国内信贷业务及规模的飞涨更是给外资银行出了一道难题,令众多外资银行在企业贷款市场上受到冷落,外币贷款与本地货币境内贷款之间的竞争价格局面发生了变化,使借贷机会更多流向本地银行。由于较低的利差以及大型中资银行拥有充足的贷款资源可以利用,外资银行被挡在进入国内信贷市场的门外。
- 同题问答———外资银行自查
1 金融危机中很多海外银行都遭受重创。请问这是否影响到贵行在中国的业务?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各国对金融衍生产品均加强监管,这对贵行的投资业务和零售业务都会有影响,你们怎么应对这种形势?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金融危机证明加拿大的银行监管体系是全球最完善的。受益于此,母行在金融危机中安然无恙。加之我们未从事任何与次贷相关业务,有毒资产基本为零,拥有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也达到10%,而美国同业者一般在7%到8%之间,与之相比,我们更稳健更安全,因此去杠杆化作用也比他们好得多。得益于母行的健康运行,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基本未受到影响。
韩国友利银行:在2007年末的危机中,韩国友利银行(友利中国的母行)由于购买美元债券而发生损失,经过亏损处理后当年的利润仍保持高速增长。友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为主,没有参与任何与次贷相关的交易,因此,次贷危机未对友利(中国)造成任何损失。但金融危机的扩散还是对友利银行(中国)的正常经营产生了影响,2008年10月雷曼兄弟破产以后,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信誉受到质疑,在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上外资银行很难拆借资金,我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加强与中资银行的沟通与交流,重新获得信任,并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外资银行本地法人银行模式已经运行两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贵行在中国市场有哪些成绩与不足?如何看待目前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格局,是否对中资银行形成了有力的冲击,各自优劣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自2007年外资银行开始本地法人化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几乎80%的外资银行资产都纳入法人银行,很多外资银行发展很好。我们现在还只是分行模式,不过我们正在朝法人银行努力。
外资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外,决定其不可能在中国银行市场扮演主要角色。目前外资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为所在国来华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某些优势产品上。但中资银行在资金来源和客户根基上,是外资银行望尘莫及的,特别是过去10年来他们引进外国战投、股改上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建立先进的IT平台,这自然就决定他们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大。
韩国友利银行:经过金融危机的重新洗牌,中资银行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银行业为国际银行业提供了很多积极的因素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中资银行在本土化经营方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资银行与外资法人银行之间,不是谁威胁谁的关系,而是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
3 今年中国银行业普遍采取增贷措施刺激经济,各大银行均大规模放贷,能否介绍一下贵行在今年上半年的信贷及存款的业绩?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今年的增贷措施对我们有压力,但没有很重大的影响。银行在货币充裕的情况下,由于市场供应量增加,生意难做,而在货币紧俏的时候,反而好做。因为在大家资金都很充裕的情况下,做贷款的收益往往会变低。我们银行的规模相对小,且客户资源固定,因此基本和先前情况差不多。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贷款是一种风险产品,放贷量越大,风险也就越高,目前中资银行的大量放贷,还处于消化过程当中,其未来的后果怎样,还有待观察。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在信贷尺度上小一些,所面临的风险也自然会小得多。
韩国友利银行:目前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2011年外资法人银行的存贷比达标问题,在支持当地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多吸收存款。我们不追求一时的放贷量的激增,所以,在资金面上也不存在过多的压力。今年,我们银行推出了人民币借记卡,衍生产品也在积极地研发当中,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理财产品等金融服务,积极吸收存款,争取在2011年达到75%的存贷比要求。
4 去年以来,由于理财产品的诸多负面新闻,外资银行的信誉遭质疑,有报告称很多外资银行的客户都流失到中资银行,贵行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站在同业角度来看,你们认为要防止银行再度陷入类似危机,现在监管层和业界应该做些什么?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理财产品引发的负面效应实际是一种声誉风险。这种事情的发生,对银行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补救银行声誉所花费的成本要比维护声誉的成本昂贵得多。但在很多时候是银行工作人员在业绩压力之下忘记防范这种风险。对银行从业者来说,防范名誉风险处于一切风险防控工作之首。因为银行业的资金是来自于投资人的,我们通过依靠投资人的资金然后运用杠杆获取经济回报。假如发生名誉风险,那么银行的投资人就会离开,没有了存款,银行的生存基础也随之坍塌。因此对从业者来说,必须要加大在声誉风险上的投入,并确立相应的考评制度,而监管机构则应该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投资者教育方面。
韩国友利银行:市场的理性发展和繁荣,既需要市场参与者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从银行自身来说,应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原则,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保障理财资金投资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不能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利润,置风险于不顾。外资银行对理财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应当符合中国本土顾客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记者 周鹏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