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晚报民生服务中心维权服务团推出的大型民生服务活动——主题热线维权活动的第三天,主题是关于旅游休闲方面的维权活动,不少读者来电揭露在旅游消费过程中遭遇的“潜规则”和“老骗局”,旅游强制购物和“野导”欺骗成了投诉的焦点。
赴香港旅游,遭遇强制购物
市区一所高校教师吕先生来电反映说,去年暑假,他随杭州一个旅行团赴香港旅游,除观光外,行程中还加入了两个购物点,“到了其中一个购物点时,我们被带进了一处大厦,里面是卖各类珠宝饰品的,之后被关在里面整整一上午。一拨一拨的营业员不间断地前来推荐产品,感觉像‘轮番轰炸’。”吕先生说,由于没见到知名品牌的商品,加上买来也没什么用处,他便躲在角落里休息,没想到导游过来“点名”。
几位导游先是劝说没掏钱的客人再去“随便看看”,然后不断地劝游客购买,接下来又拐弯抹角地暗示,如果不买的话整个旅行团都没办法出大厦。最后,见吕先生不愿买的强硬态度,导游甚至对他进行言语攻击。结果,一个团不少人在导游的“软磨硬泡”下,买回一堆无用的纪念品。
对此,浙江明显律师事务所的郑海东律师表示,如果在旅游时遭遇类似的强制消费或限制人身自由时,可立即向当地警方报警,或者保留相关证据,回来后向管理部门投诉。
泰国蜜月游,遭遇重复收费
彭小姐去年年底结婚,今天春节期间与丈夫去泰国6日游,由于有朋友在旅行社工作,彭小姐拿到一个“人情价”,却没想到游程的第一天就遭遇了不快——在去旅馆的车上,当地的导游就开始“吆喝”接下来几天的自费项目,并要求每个人另外支付800元人民币,很多游客都表示反对,但导游的“杀手锏”竟是不让游客进旅馆。
“坐了飞机又坐车,累了一天,脚都肿了,可好不容易到了旅馆,却不让我们住。”彭小姐说,一番争执之后,还有人给国内的旅行社打电话,最后在领队的沟通下,每个人只交了500元。
回国后,窝了一肚子火的彭小姐打算去旅行社讨说法,但后来听说领队也收了对方导游的回扣,为了避免给朋友带来麻烦,只好不了了之。
点评:去外地旅游时,在导游的“忽悠”下,或买回一大堆无用的纪念品,或花了冤枉钱参加自费活动,如果要遇到“野导”或“托儿”,更是要被宰上一刀。为此消费者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保护自己的权益,必要时除了报警外,也可以保留证据事后向旅游主管部门和消保委投诉,追究导游或旅行社的违约责任。(干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