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一日电 题:日本开放中国个人游折射对华心态之变
作者 王海波 蒋丰
七月流火,炎夏也有诗意。日本,几经迂回曲折的探索,几经比旅游更重要的经济见证,终于决定在七月一日开放中国人的个人旅游。
据悉,此次日本只是对北京、上海、广州的富裕阶层开放个人旅游的方针,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看到这一天,心绪或许更加复杂。
历史上曾经辉煌璀璨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了一批又一批“遣唐使”,不顾生命危险博海击浪,不顾路途遥远乘舟而来,学习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清末民初,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模版”,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东渡,探求救国的捷径。那个时候,进入日本还不需要护照和签证。抗日烽火年间,中日两国之间尽管还可以自由往来,但心距在拉大,心仇在凝结。
二战结束后的相当时日,中日依然对峙,一衣带水的邻邦不能自由往来。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国门豁然敞开,日本伴随着经济的腾飞追求“国际化”,打开岛国的大门,从而引发中国一浪高过一浪的“东渡大潮”。但是,这种“东渡”是有条件的,必须附在“留学”的名义下,必须具有在日“保证人”。
在那段时光,中国留学生的亲属要想到日本旅游,提出申请时,日本入管局的官员凭借自己的心情进行判断。相比之下,中国对日本人的旅游大门愈开愈大,从旅游签证到落地签证,再到十五天免签,一种不对等的交流持续日久。
或许在应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谚,在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七月一日开放“中国个人日本游”,就是这种审视的结果之一。中日两个邻国,从这一天开始更加深刻的“草根交流”。
精于数字的日本做出了这样统计:二〇〇八年,到日本观光的外国游客达到六百零五万人,这其中,中国游客只占不到一成,大约为四十六万人。究其原因,是日本的旅游签证政策使然。
让日本怦然心动的是,同样是在二〇〇八年,中国大陆走到海外的游客高达四千万人。这对于把每年吸引一千万外国游客设立为目标的日本来说,是何等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作为日本邻国的韩国,早已开放了中国人个人旅游,中国游客如今已经占到韩国外国游客的一半以上。对于倡导“旅游立国”的日本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日本列岛未来发展的数字。
从禁止旅游到开放团体游,从二十人以上的团体游到三个人以上的家庭游,再到个人游,日本对中国人的旅游采取一种日渐开放的态度。这其中显示的中日两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发展,这其中提升的中国国民的自信与风范,岂一个“游”字了得!(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