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树:不想把财产留给孩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陈发树:不想把财产留给孩子
2009年10月21日 10:02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华都慈善基金争议声中启动

  【在“逃税门”余波未平的敏感时刻,“福建富豪陈发树捐出九成个人股份成立慈善基金”的消息既收获了热烈掌声,也招来了种种质疑。在外界的肯定、赞扬、怀疑与猜测中,昨天,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新华都慈善基金在京正式成立。对于公众关注的敏感问题,陈发树本人及其幕后推手唐骏也并未回避,给出了自己的说法。】

  -关于慈善基金

  现金流达到一亿元

  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谈起捐赠初衷,新华都慈善基金会长陈发树表示,“在过去的20多年艰苦创业过程中,我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也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获得社会认可并累积了一定的财富。今后我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回馈国家和社会。”他透露,自己所捐出的市值达83亿元的个人股份,在其个人总资产中占比为45%,“83亿元的价值是根据这些股票最近20天的均价计算而来”。

  全面负责慈善基金管理和日常运营的新华都慈善基金执行理事长唐骏表示,目前,新华都慈善基金拥有1亿元现金,未来将用所拥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分红来维持日常开销,“今后如果有重大项目需要资金支持,我们也会考虑减持股票。但目前情况下,股票分红已足够基金运作的日常开支。”

  首批实施三大项目

  “新华都慈善基金首先从关注教育、关注中国的未来开始”,唐骏昨天公布了慈善基金的首批三大项目:“星火计划”、“阳光行动”和“蓝天工程”。其中,“星火计划”将在中国贫困地区(包括灾区)建立100所新华都希望小学和100所新华都希望中学;“阳光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为10万名贫困大学生提供新华都奖学金,帮助其完成大学学业;“蓝天工程”将为中国20万名大学生提供就业专业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就业并提升其未来职业发展竞争力。

  作为“星火计划”的一部分,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新华都慈善基金分别与福建安溪县、云南泸西县、江西宁都县等10个县签订了建立希望小学和希望中学的合作协议,涉及资金超过1000万元;与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20所高校签订了设立新华都奖学金的合作协议,并现场向第一批获得奖学金的100名北京地区大学生颁发了奖学金。

  定期公布运作情况

  昨天,盖茨基金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叶雷也来到了现场,他表示,很多人认为做慈善好像就是给钱,“其实把钱乱给出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如何把钱给到位、如何做出效益,是需要专业操作手段的。”

  对于叶雷的发言,唐骏表示,新华都慈善基金在成立之初将参照盖茨基金的模式进行运作,完全独立于新华都集团之外,采取上市公司运作模式,委托工商银行进行基金托管、账户管理和投资顾问,他和陈发树本人在该基金的工作都是“零酬劳”。昨天下午,新华都慈善基金官方网站正式开通,今后,基金的捐助项目会每隔半年请国际专业审计公司进行审计,并定期通过网站将财务报表、基金的运作状况及计划向全社会公开。

  -回应投机质疑

  陈发树:

  此事我已运作两年多

  “其实我运作这个慈善基金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在去年5月,新华都集团就曾公开表示将成立中国最大的慈善基金”。对于外界关于“成立慈善基金是新华都针对今年9月曝出的‘逃税门’策划的危机公关手段,舍财保身”质疑,不善言谈的陈发树昨天表示,慈善基金的审批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一直到今年9月30日,他才拿到了民政部门的正式批文。

  昨天,陈发树还特意将其家人邀至现场,“我不想将财产留给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负担;我也不想在自己很老的时候再捐,现在我不到50岁,我在捐赠财产的过程中,又可以同时享受做企业的乐趣,我觉得这种感觉非常好”。

  唐骏:

  只要做慈善就是好人

  唐骏表示,慈善基金成立发生在“逃税门”之后,时间上确实有些巧合,但成立慈善基金与“逃税门”没有任何关系。根据相关法律,在中国成立慈善基金,需要3个月的审核,新华都慈善基金申请成立的时间更是在5个月之前,“从这个时间点计算,当时‘逃税门’还没有出现。”

  对于“成立慈善基金是为了今后更方便地避税”一说,唐骏表示,陈发树捐出股票成立慈善基金不存在避税问题。“如果要你现在将自己财产的45%捐出来,我想至少我现在还做不到,当然将来就不好说了。我认为慈善不分先后,不分大小,只要是做慈善,都是好人”。唐骏表示,新华都慈善基金的成立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家的进化,“海外富豪多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才开始捐献,可是中国企业家在仍在创造财富的阶段就已经开始了慈善捐献,这在世界范围来说带来的影响也是正面的。”唐骏表示,他也不排除未来将自己的部分资产捐献给该基金。“(记者胡笑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