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临近,在外奔波一年的人们开始陆续返乡与亲人团聚。然而,有些人却由于种种原因,对回家这个本是温馨的词汇产生了恐惧,父母询问归期的电话、路边商家的红灯笼、甚至似乎等不及而提早响起的鞭炮声,都让他们感到焦虑和烦躁,他们被称之为“恐归族”。 日前,某网站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就显示,有近70.4%的参与者承认自己是“恐归一族”。
外因:难买火车票
说到恐归,首先是春运买票难的现实,很多人为了得到一张回家的车票,不惜冒着严寒连夜在售票窗口前排队,也有人宁愿加价从“黄牛党”手中买票。然而,买到票之后并不能高枕无忧,如何在汹涌的人潮里挤上车,上车后如何在无处立脚的车厢里度过一个拥挤而漫长的旅程,则是更大的挑战。
经济压力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本来在大城市里开销就大,回家后再包个红包,请请客吃吃饭,辛苦一年攒下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然而,不管是春运压力还是经济压力,都不是短期能改变的,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人口流动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目前交通运能供需依然有缺口,这虽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但依然需要我们有关部门去努力解决。目前车票实名制等一些探索性的新举措,已经开始在部门地区实施开来。
而“恐归族”们的经济压力,则更需要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去用心研究,如何提高人民收入和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更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内因:难过心理关
相对于上述外因,恐怕心理因素才是产生恐归现象的根本所在。很多“恐归族”看到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自己却还前途未卜,收入微薄,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尤其是到了春节,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此外,很多单身的“恐归族”,害怕回家被父母逼着相亲、结婚,而想方设法逃避回家。
当然,把“恐归”全部归咎于心态,也并不公平。假如来自亲情的更多是压力而不是理解,甚至反而要再次遭遇世俗目光的评审,回家也就的确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节日“恐归族”,或许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甚至亲情的内涵,都有反思和重构的必要。
春节本来是回家团聚的日子,况且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压力和矛盾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大龄青年、或是“蚁族”、暂时失业者,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最好让自己放下包袱,重新上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