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自述"养基"历程:封闭式基金曾被当股票追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基民自述"养基"历程:封闭式基金曾被当股票追捧
2009年09月23日 11: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原来除了宋庆龄基金会外还有可以用来投资的基金啊。”提起当年和基金的结缘,胡老师很有一番自嘲的意思。在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之初,1993年第一只全国性投资基金—淄博基金也在中国问世,但是和如今人们所养的“基”相比,当时的这批“老基金”可是有着不同的含义,也正是这段从老到新的蜕变掘开了中国基民们坦荡却曲折的“养基”之路。

  “老基民”追捧“老基金”

  “当时只要和证券市场挂钩的,我都乐于尝试。”提起基金,大学教授胡老师颇有回忆自己孩子成长经历一般的感慨。“当时只有上市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就和炒股票一样,遭到了市场的盲目追捧。”1998年3月,南方基金发起并设立了国内第一只名为“开元”的封闭式基金,而后市场上出现了最早的十家基金公司,也就是当时实力最强劲的“老十家”。

  和现在的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率不同的是,在基金推出初期,它们都以惊人的溢价率亮相。“1999年时,我用10万块购入了某只基金,买入时溢价率就已经达80%。”胡老师回忆,在当时如此高的溢价率之下,封基还是备受某些投资者的青睐,“因为监管开小灶,所以人们知道高买后还可以高卖。”原来,根据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金投资范围仅限于国债和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基金的投资组合为80%投资于股票,20%投资于国债,“而这其中的80%包括国家分配的新股份额,所以封基在一开始包赚不赔的根源在于新股的溢价。”业内某券商基金研究人士表示。

  “由于有新股的溢价预期,封基当时受到了证券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买基金更是需要摇号的。”提起摇号中签,这又勾起了胡老师当时因错过了某只中签率44.9%的基金而抱憾多日的回忆。“现在基金市场主角换了,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中没中签,基金可以随时买卖。”和以前需要摇号的“老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的兴起或许正是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品种真正走入人们生活的开端。

  2001年9月,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正式设立,首次募集了50亿份基金单位。而就在华安创新推出之际,上海却再次出现了市民连夜排队抢号认购的场面。“其实我也是当时聚集抢号人群中的一员,而在运作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根本不是一回事。”胡老师回想起当时自己盲目追捧的心态时,不禁笑出声来。“当时对基金的态度比较鲜明,除了我们这帮热衷于追捧基金的股民外,基本上普通老百姓更多的是对其充耳不闻。”

    闲庭信步“投基”

  而后的几年中,开放式基金才得到了正式发展,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第一只ETF基金、首只封转开基金和首只QDII基金先后问世,只投资股票和国债的老基金渐渐被品种丰富的开放式基金取代成为主角。同时,由于折价率太高,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的热情也开始急转直下,“刚发行就出现高折价率,普通投资者肯定不买单。”胡老师认为。或许也就是从那时起,当时异常抢手的热销品开始被市场抛弃,而原本异常神秘的“老十家”也开始渐渐被掀开面纱。

  “2004年春天时,听同事说她在买基金,让我也投资一部分放着,可是我觉得当时骗人的基金会满大街都是,也就不屑一顾了。”如今才而立之年的王先生很坦诚地公布了他几年前对基金的“无知”。确实,在2004年以前基金远没有被普通投资者熟知甚至结识,也正是伴着而后的牛熊市转变,基金才真正成为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

  “2006年底时,基金风已经不知不觉吹进了大街小巷,我们所在的单位更不例外,看着同事手里的基金收益先后实现从20%到30%甚至50%的跨越,我的心也痒痒了。”王先生那时起正式成为了一个基民。之后随着2007年股市的转牛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袭来,王先生账户上的基金收益更是跌宕起伏。和王先生的投基经历类似,不少基民也都是收获了股指爬上6000点的喜悦之后又掉入了被套的“深渊”。

  而也正是在熊市漫漫中,基金定投的概念开始浮出水面,“我可以理解这是基金公司促销的一种手段,但也不排除定投自身确实可以满足一部分投资者的需求。”王先生感慨。“面对股市的潮起潮落,我已然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投资基金不能暴富,但或许多年后你会发现它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工具。”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或许来得更为惬意,如今,您是否也和王先生一样成为了一个看风景的人?(涂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