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后融资金额最大新股登场 市场反应待观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IPO重启后融资金额最大新股登场 市场反应待观望
2009年07月12日 09:5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3分报道,IPO重启发行桂林三金、万马电缆、家润多、四川成渝这四支新股之后,大盘股终于登场了。据了解,中国建筑已在10号获得IPO批文,并将在13号刊登《招股说明书》启动发行工作。中国建筑也将成为IPO重启后,融资金额最大的公司。有关详细内容中国之声连线中央台记者王锐。 IPO重启后融资金额最大新股登场 个人投资者要注意风险

  主持人: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建筑公司的概况,这次发行的数量和募集资金有多少?

  记者:根据中国建筑预先披露的首发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它的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及设计勘察业务。中国建筑拥有多个“之最”的头衔:它是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长期位居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首位,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

  去年6月5号,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了中国建筑的A股首发申请。但此后A股市场陷入低迷,一再延迟了中国建筑的发行。

  中国建筑是IPO重启后,第五家获得IPO批文的公司,也是融资额最大的公司,预计发行120亿股,融资规模将达426亿元。

  主持人:在周五上市的两支新股: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还是受到了暴炒,不但盘中双双被深交所停牌,换手率也非常高。看来市场对久违了的新股上市,炒作气氛依然浓厚。

  记者:周五桂林三金的换手率81.87%;万马电缆的换手率85.51%。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收盘后,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文章显示:证券公司、基金等专业机构没有参与两只新股的买入,其他机构买入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的股数占比分别为1%和1.18%;万马电缆仅有一名个人投资者买入股数超过30万股,桂林三金未出现买入超过30万股以上的个人,两只股票买入在1000股以下的投资者户数占比均超过80%。这表明,在上市首日买入的主力仍然是小投资者,也就是“小散户”。

  而深圳证券交易所前些天还在针对个人投资者参与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提示风险:如果您从未参与过上市首日交易,那么在参与之前一定要慎重冷静,切勿因股价上涨就盲目跟风买入。

  中国建筑上市有政策降温意义 市场反应如何尚待观望

  周五的两家小盘新股的IPO大获成功,给管理层增加了底气。桂林三金、万马电缆两只新股发行市盈率均在30倍以上,第一天市场换手率高达80%以上,在这个时候,中国建筑获得了IPO批文,这将是IPO重启后拟融资额最高的公司,拟融资约426亿元,预计发行120亿股。

  对于即将上市发行的中国建筑,各方观点不一,有人说这标志着股市开始降温;但也有观点认为目前新股发行并不会对市场形成太大冲击。经济学家华生则认为,中国建筑上市的本身并不是为了给股市降温,但是新股上市这么快,其中还有一定的政策降温的意思:

  华生:“应该说上市本身并不是专门为降温,因为新股发行启动之后按计划是要逐步有新股发行上市,节奏这么快,发了几个小盘股、中盘股接着发大型股显然有降温的含义。周五上市之后造成市场爆炒,说明市场的降温气氛非常浓厚,这个时候加快降温的步伐,避免资产泡沫应该说有很积极的意义。”

  年内迄今为止最大的IPO开启,将如何影响A股?本周五股市尾盘跳水是否因为此事?下周市场会不会受到冲击?华生对此的解释是,市场已经处在一个敏感的高位,消息本身会有一些影响。但市场最后的反应还要看各方力量如何解读了。

  华生:“应该说即使没有中国建筑上市的情况,因为市场在突破新高以后,应该说处在非常敏感的阶段上,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复苏就像总理说的,基础并不牢固,而且企业的盈利远远没有跟上,现在市场的高位本来就有调整的要求。当然这个可以想像,中国建筑从周一开始招股这个消息本身对市场也会有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主要不是说市场没有资金承接,市场肯定会看到管理层不希望股市积累泡沫或者过于狂热,所以这样的政策信号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当然市场最后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还要看各方的力量究竟怎么解读。”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