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了5月份月度金融数据,同时发布的还有2季度全国银行家、企业家、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专家认为,中国信贷增速和信贷结构正在趋于合理,基于对经济基本面的考虑,近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亦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6645亿元,同比多增3460亿元。这一数字虽比一季度信贷增长明显回落,但比4月份5918亿元的信贷水平仍有增加。
“相比此前的猛增急降,5月份贷款增量更为平稳。这种回落是经济的理性回归,从资金需求的角度来看,表明中国经济结束触底并已开始企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说。
今年前5个月,中国共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5.8万亿元,在一季度信贷增长创出天量达到4.58万亿元后,4月份新增贷款则骤降为5900多亿元,信贷猛增急降之势历史罕见。
在货币信贷量的平稳增加的同时,5月份中国信贷结构出现优化态势:中长期贷款增长有所减缓,而中小企业企业短期贷款和居民消费贷款占比有所增加。
彭兴韵认为,与一季度政府主导投资的大项目贷款迅猛增加有所不同,5月份经济呈现出内生的回暖趋势。“有可能是由于近期物价上涨,企业投资预期变化造成的。”他说。
“和上个月相比,中长期贷款增长份额的降低,表明一季度以来政府拉动投资的贷款有所减少,同时体现中小企业贷款状况的短期贷款金额由减少转为增加,说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出现改善,信贷结构的良好变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数据显示,企业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21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85亿元,占5月份新增贷款的52%,比上个月降低了10个百分点。与4月份短期贷款减少了700多亿元所不同,5月份短期贷款增加212亿元,中小企业融资有所改善。
中国各商业银行日前披露的贷款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变化。有统计表明,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新增贷款不到3000亿元,更多发放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成为5月份信贷投放的主力。
“这样的信贷结构是调控部门希望看到的。无疑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持续恢复。”郭田勇说。
与贷款量一同增加的还有货币供应量。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5.74%,增幅比上年末高7.9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9%,比上月末高1.21个百分点。
彭兴韵认为,在货币政策的不断刺激下,M1增长速度明显加快。M1和M2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缩小,显示了企业交易的活跃度有所增加。
央行发布的2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企业经营指数和设备利用指数比上季分别上升4.6和2.4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季度下滑的势头。
对于今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市场格外关注。进入5月份以来,国内外部分资产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基于对通胀的担忧,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关注度更加炙热,不过专家认为,基于经济基本面的考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延续。
“虽然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在不断增加,但从刚刚发布的CPI和PPI可以明显地看到,经济仍然处在收缩状态,而目前虽然资产价格有些涨幅,但不能据此判断有通胀的风险。”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庄健说。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5月份宏观经济指标显示,CPI与PPI低于预期均继续下行。可以预计,随着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制造企业受原材料与定价权两大板块挤压的窘况仍将持续。
“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要大于物价上涨的压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仍处在低位,从宏观和微观面上来看,当前货币政策都是适当的,未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料还将有所延续。”郭田勇说。(记者王宇 姜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