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漫画:QDII四基金出师不利 中新社发 唐志顺 作
|
股市漫画:QDII四基金出师不利 中新社发 唐志顺 作
|
2007年,QDII的发行曾让很多人兴奋不已,持续高涨的购买热情让基民体会到“一基难求”的含义。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四只QDII“出海”后屡屡呛水,基金净值一直在低位徘徊,还曾经屡创新低,目前仍未走出阴影。很多基民经历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市民陈女士也是其中一位。她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盲目跟风。
基市经历 一波三折
陈女士买基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年前,和只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基金行业相比,她也能称得上是位“老手”。她亲身经历过基金行业最“熊”的那几年。“当时普通投资者对基金并不感冒,银行销售基金都是采用摊派的方法。”陈女士当时买的很多基金只有几毛钱的成本,最后她赔本抛掉了手中的基金。对此她一直耿耿于怀,后悔没有坚持长期持有。
2006年,基金一夜之间“火”了起来。“2006年12月,我去银行存钱,一位朋友推荐我买基金。由于上次的失败经历,我没敢买太多,只买了一万元的。到2007年4月份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基金净值竟然翻了一倍,赶紧赎回了。这次之后,我开始继续购买基金。”陈女士重入基市的经历有些偶然。
盲目跟风 失利QDII
“初次在网上看见QDII的消息时,我并不了解。朋友都说海外市场发展时间较长,各项制度应该很完善。当时A股不断创出新高,沪市已经达到5000多点,很明显开始出现泡沫,正好通过投资QDII分散一下风险。朋友的劝说让我动了心,而最主要的是,一想到能到海外去炒股我就兴奋不已。”陈女士下定决心,重拳出击华夏全球精选。
接下来的日子里,QDII受到大量投资者的追捧。华夏全球精选配售比例为47.65%,嘉实海外中国为40.7%,上头摩根亚太优势则为30%,不断创出新低的配售比例将2007年的中国基金销售市场推到了一个顶峰。面对如此火爆的行情,陈女士不禁开始盘算着如何收钱。
不料随着建仓的完成,基金净值进入2007年11月份后就直线下挫,有着多年炒基经验的陈女士并不担心,她知道基金应该长期持有。一直到基金下跌到0.9元,媒体不断刊登基金“出海”遇冷的相关报道,陈女士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报纸上说由于QDII过快重仓港股,之后遇到了香港市场大幅调整以及美国次级债的爆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基金的表现。去年11月底到12月初,净值重新回到0.9元以上,我再次看到了希望,但事后证明这只是昙花一现。之后基金净值一路下探,跌破0.8元。其间基金打开申购与赎回,我有赎回的冲动,可是不甘心赔钱,想想心里就不平衡。近期我已经很少观察了,我常常安慰自己当初就是作为分散风险的工具,如果这笔钱都申购投资A股的基金,近期的调整一样损失不小。怪只怪自己盲目跟风,没有经过分析。反正投资基金就是要长期持有啊。”
投资QDII给陈女士上了生动的一课。投资是一门学问,有时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高,在降低预期收益的同时,切记不可盲目跟风。(记者 陈皓)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