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所以对中国是否高兴极为敏感,缘于在全球经济陷入广泛衰退的时期,许多人开始指望中国来拯救世界。而中国的A股市场正是当前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
就在G20吸引全世界眼球的同时,一本《中国不高兴》也引发了国内外媒体激辩,而中国A股也悄悄地刷新了反弹以来的新高。
《中国不高兴》标签式的主题极具“杀伤力”。比如,“持剑经商: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中国对西方:有条件地决裂”等。其核心观点称,中国和西方在综合国力对比上有了根本的变化,不必一味讨好逢迎。利用经济危机,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不玩金融战争,才是未来中国应走的路。有人说,这是升级版的《中国可以说不》,是一部呼吁中国从“只想领导自己”变成“有能力领导世界”的“复兴宣言”。不管孰是孰非,记者却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否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成熟起来,才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
目前看来,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对的。3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推出。苦等10年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长舒一口气,也给二级市场再度热炒创投股提供了绝佳的理由。在G20峰会前高调推出创业板,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并可能深化的大背景下,创业板被赋予为中小企业“解困”的特殊使命。创业板初见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兴起于90年代。曾孵化出微软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的纳斯达克市场,被视为创业板的代名词。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提起融资就头疼,各商业银行普遍执行的客户经理贷款终身负责制严重制约了贷款投向中小企业,民间地下钱庄大行其道。创业板的推出,正是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良方,使股票市场重启融资的基本功能,更令市场投资者、中小企业欢呼雀跃。
在市场普遍高兴的气氛中,上周,A股股指收复2400点失地,并在蓝筹股的带领下屡创反弹新高。本周二,两市小幅震荡。
其实,在记者看来,全球之所以对中国是否高兴极为敏感,缘于在全球经济陷入广泛衰退的时期,国际社会指望中国来拯救世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不惜用“中国占据舞台中心”的标题“忽悠”人。即便全球股市受G20取得超预期成果而暴涨,中国A股市场依然是当前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上证综指今年累计上涨33.2%。周小川在《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一些先行指标有回暖迹象,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这些都凸显了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地位。
在中国,股市逐步显现经济晴雨表的功能。A股刷新反弹以来新高,首先在于宏观数据令投资者明确预期,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比如,工业增加值、季度GDP、就业、出口数据反弹等。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统计显示,3月上旬日均发电量93.7亿千瓦时,同比上涨1.4%,表明企业开工率回升。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4个月回暖,表明经济活动日趋活跃。
资金供给方面依然十分充裕,市场获得流动性支撑。根据上海证券报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股市月度资金报告》显示,2009年3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出现明显上升,初步估计3月末沪深股票市场资金存量较上月增长210亿元。工、中、交、建四家大型上市银行3月信贷投放新增近800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量回落明显。这不仅让我们相信企业贷款长期投资信心的回升,也让我们遐想部分资金将推动股市的上升。近期多家新基金顺利募资近500亿元,且纷纷步入建仓期。在无其他利空消息的背景下,A股短期受流动性推动,继续维持震荡攀升的概率较高。
从估值分析,目前上证综指静态市盈率是20倍、动态是17倍,沪深300指数静态市盈率是19倍、动态是17倍,仍算是A股的历史低估值区域。未来,投资者可关注主流机构对于行业、公司评级上调的股票。
外部环境也在向好。在刚刚结束的G20首脑峰会上,1.1万亿美元刺激全球经济计划、最多增资IMF至5000亿美元、加强金融监管的诸多利好信息,令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走出金融危机的曙光。一切恰如巴菲特数周前所云:“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正处于政策对国内经济产生效果的观察期,短期内管理层很难推出新的刺激利好政策,前期上涨股票很多已经见顶,短期内A股上涨动力减缓。此外,全球过剩的资金已经在资本市场需找机会,虽然3月份国内CPI和PPI负增长,但全球面临新一轮通胀的压力并没有消除。
因此,激进的投资者不妨尝试交易性机会,比如,4月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所带来的医改利好股票投资机会。保守的投资者可等待调整,择机选股。(记者 于宛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