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二季度A股的投资逻辑定位于“修正”。首先将有来自业绩冲击的股市向下修正可能,其次有来自全球流动性和财政解困计划下全社会对股权投资风险溢价向下“修正”。在“修正”中,建议关注三类股票的投资机会。
A股面临多维“修正”
首先,金融危机结束前,大小非2300点上方减持倾向较高,2000点附近减持倾向较小。
根据中登公司提供的大小非月度解禁、减持数据来看,股改以来尤其是2008年10月以来,大小非累计减持比例维持在20%左右,且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我们关注的当月大小非减持占比与累计减持占比的对比分析,就限售股的角度而言,2300点以上的减持冲动是较大的;但虽然2008年12月以来大小非减持略有上升,但总体特征不变,即2000点附近减持动机不强。
另外,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2008年8月,大小非减持倾向较低(当月指数收盘价为2397点),2008年7月大小非减持倾向则较大(当月指数收盘价为2776点)。这表明,如果未来金融危机结束,那么市场将会有效突破2300点,但在2776点附近的大小非减持压力将会再度显现。
其次,伴随限售股解禁,2300点对应的2009年末流通市值将扩张为9.6万亿。
从流通市值角度看,目前2300点附近对应的流通市值在6.3万亿,随着未来限售股的不断解禁,假定指数维持在2300点,则2009年底流通市值将达到9.6万亿,相对目前流通市值扩张50%,与2007年指数高点时9-10万亿流通市值持平。因此,在没有新资金入场和社会财富没有增长预期的情况下,届时市场的供给压力将较大。
第三,M1、M2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但银行信贷环比增额将有下行压力。
2月M1增速为10.87%、M2增速为20.48%,较1月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货币供应量短期拐点的出现,客观上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由于M2-M1继续上行,也为包括股市在内的虚拟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撑。
但是,从信贷规模角度看,需要警惕信贷规模的环比增额在二季度出现下行。当前信贷规模扩张,即使扣除票据融资,规模依然大于往年规模,这表明目前国内信贷传导机制的正常,但由于利差的缩小,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对风险的控制,信贷规模延续往年的“前高后低”也是必然。
第四,新股发行改革二季度可能成形,IPO发行前对市场将产生供给预期压力。
可以预期,年内新股发行将是必然,因此二季度新股发行改革的讨论将成为市场层面的热点。在经济恢复迹象不显著的背景下,有关IPO的信息将对市场产生负面冲击。
最后,市场在大类资产配置中选择了战略性看多股票、风险溢价下调。
将“2003年-2005年”与“2007年-至今”两个区间的基金股票仓位对比,可知股票仓位均从高点到低点下调了30%,即65%下降至34%、76%下降至47%,由此可以推测基金股票仓位的下调已经接近尾声,也就是说全社会对股票仓位的下调也已接近尾声。
对于该数据的验证,我们分析债券的托管量与A股流通市值、总市值的比例关系,可知2005年股指低点时,全社会股票总市值与可交易债券的托管量之比在50%左右,而1664点时两者的比例为80%左右,这表明中国全社会股权融资的比例在上升,反映出中国资产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因此,虽然2008年四季度时全部基金持股比例为47%左右,高于2005年低点时的34%,但基于全社会股权融资的比例的提升,使得基金持股提升也在预期之内。这也从侧面说明,47%左右的基金持股比例比较接近于全社会对股票资产配置比例的低点区间。
另外根据2009年以来成立或者发行的新基金的分布来看,偏股型基金个数的增多反映了全社会对股票资产的偏好。再结合新增账户数、期末持仓账户的回升,则可以推断,全社会对股票的风险溢价已经有显著的改善,投资者由风险厌恶股票逐渐在加大对股票资产的配置。
因此,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看,可以认为2000点附近依然是战略性介入股市的时机。
二季度关注三类股票
基于“修正”的投资逻辑,我们认为,二季度上证指数的核心区间为2000-2500点。根据大小非减持倾向的测算以及全社会对股票风险厌恶的修正,确认1664点的底部,这有助于形成股市下调后及时介入的思路,因而操作策略上在2000点附近增加仓位。
投资组合上,建议关注三类股票:
一是基础配置类:“4万亿”和“产业振兴规划”政策驱动下的确定性投资机会——3G、基建、大农业和医药行业。
二是主题投资:创投、新能源、区域振兴、世博等。
三是交易性配置:基于全社会对风险资产配置的推断,寻找经济下行背景下的业绩修正性板块。通胀预期下的上游资源类股票:有色、煤炭、钢铁等年报、季报业绩不佳类个股;美国经济见底预期下的出口“修正”类股票:机电、纺织服装等;中国经济向好预期下的大金融概念类股票:证券、地产、银行。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策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