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利益链调查 20新股询价现股托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IPO利益链调查 20新股询价现股托
2009年02月10日 10:5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IPO灰色利益链条调查·1

  去医院要防医托,逛酒吧得防酒托……现在,投资者还要提防新股发行的股托——IPO询价阶段报出天价,但真正到了申购时,却放弃申购。

  昨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去年3月以来36家询价机构出现 “只询价不申购”情况,其中,中原证券和景顺长城基金两公司违规情况严重,遭到警告处分、责令其整改3个月、整改期间暂停询价资格。

  “这种情况在去年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屡见不鲜”,国内某知名券商一资深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说白了,这就是股托,询价机构为IPO企业造声势,拉高发行价。而其中,受益最大的显然是IPO公司,发行价越高,募集的资金越多。”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去年3月之后发行的公司达50多家,而在询价阶段,询价机构存在“关系报价”、“人情报价”嫌疑,报出天价的上市公司超过20家之多。

  一般而言,在新股发行的询价阶段,承销商将向众多机构发出初步询价邀请,询价机构则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对IPO公司的询价申报。而最终确定的新股发行价格,则在询价申报价格的下限与上限之间。如果询价机构的报价高于最终发行价,说明询价机构能够以低于自己预期的价格申购新股,显然应参与申购。然而,类似中原证券和景顺长城这种,多次进行高价申报,最终却又放弃申购的,显然就有些不合常理了。

  那么,如何来界定询价申报是否异常?“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去年3月之后,共有56家公司发行新股,询价申报下限的平均价格为7.82元,平均上限为20元,上限与下限均价之比是2.56倍,也就是说,如果询价机构申报的价格超出了申报上限的正常水平(即下限的2.56倍),那么这种申报情况就存在疑点。”

  如果说出于特殊的技术原因,个别询价机构申报价格离奇偏高,尚属情有可原,但记者统计发现,在去年3月之后发行的56家公司中,竟有20家公司的申报上限价格高于正常水平,有些甚至远远高于申报上限。数据显示,申报异常的公司占IPO公司总数的35%,这种情况理应引起管理层的关注。

  现象扫描2:上下限价差最高达4.55倍

  “对于一家IPO公司申购价格的判断,不同机构可能存在不同预期,在不同市场环境之下,的确存在不同的估值标准”,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分析说,“但如果出现如此多的询价机构乱报价,的确有些不正常了。可以说,去年中小板公司的询价申报显得混乱不堪。”

  记者统计发现,如果以询价平均水平作为正常水平来判断的话,那么有些询价机构申报的价格确实高得有些离谱了,有些公司的申报上限价格竟然是下限价格的4倍,甚至更高。

  其中,比较典型的如升达林业(002259,SZ),该股去年6月25日招股,询价申报下限价格为2.5元,但申报上限价格竟然高达11元,为下限价格的4.4倍,而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4.56元。金飞达(002239,SZ)情况也类似,申报下限价格为5.71元,但申报最高价竟然高达26元,上限价格达到下限价格的4.55倍。上述两家公司,也成为去年3月以来,询价申报上下限价格最为悬殊的两家。

  此外,申报上限价格超出申报下限价格3倍的公司还有北化股份(002246,SZ)、天威视讯(002238,SZ)、濮耐股份(002225,SZ)、恒邦股份 (002237,SZ)、大东南(002263,SZ)及伊立浦(002260,SZ)等。

  除了中小板公司外,主板公司新股发行中,同样存在申报价格离奇偏高的现象,如金钼股份(601958,SH),该股当时申报下限价格为10.1元,而申报上限价格达到35元。

  背景分析

  时处金融危机高潮期逆市报高价动机何在

  根据管理层有关新股发行指导意见,发行价格应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30倍市盈率,然而,从去年询价机构申报的价格上限来看,56家公司的申报价格上限所对应的市盈率超过30倍,24家公司超过40倍,而北化股份和天威视讯申报上限价格对应的市盈率更是在60倍以上。

  询价机构究竟是真的看好这些公司,还是估值能力欠缺,还是不负责任地乱报价?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层所指出的询价机构乱报价现象是从去年3月开始的,而此后正处金融危机集中爆发、A股市场不断暴跌期间。而上述20家存在疑点的IPO公司的招股时间是去年4月~7月间,彼时,上证指数已从3月前的4000多点跌到了2000多点。

  同样是在这段时间,建设银行(601939,SH)、中国太保(601601,SH)等大量次新股出现破发潮,在这样糟糕的市场环境下,为何询价机构还敢于逆市报出高价?询价机构乱报高价,然后又放弃申购,其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当中又隐藏了怎样的利益链条?明日,《每日经济新闻》将对此进行跟踪报道,敬请关注。  (每经记者 曾子建)

【编辑:蓝玉贵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