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社发 任卫红 摄
|
资料图 中新社发 任卫红 摄
|
4985万合格资金账户转入系统 规范不合格资金账户1270万
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日前表示,证券公司已全面实现客户资金的第三方存管。据市场最新统计的数据,4985万参与交易的合格资金账户及1.2万亿资金已转入第三方存管系统;规范银证通账户233万户;规范清理不合格资金账户1270万户;对1194万户资金账户实施了休眠 。
与此同时,21家银行、103家证券公司建立了独立的第三方存管技术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经受住了2007年证券市场交易量创历史新高、今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等重大考验,较好地承担了客户资金划转、存取、查询等业务功能,保障了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
有关人士指出,第三方存管制度的全面实施,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在促进证券公司增强合规经营意识,提升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水平方面也产生了积极效应:
一是严格落实了新《证券法》的有关要求,使客户资金安全有了制度上的保证。与此同时,也有效防止了证券市场风险向银行系统的转移。
二是提高了证券公司规范程度和市场透明度。通过第三方存管,证券行业基本完善了实名对应的账户体系,资金来源和资金划付得到双重监控,操纵市场、做庄等违法违规行为难度大大增加,监管部门反洗钱、打击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各类违法行为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三是兼顾了市场效率,为证券市场创新发展留出空间。第三方存管保持了证券业务流程和创新机制的完整性,在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兼顾证券交易效率,证券公司交易、清算等业务以及财务、风险管理趋于集中,拓展了证券市场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证券公司业务转型、产品创新、组织体系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2006年7月,证监会开始在证券行业全面推行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推行之初面临诸多困难:各方对基础工作重视不够,第三方存管工作实施动力不足;第三方存管工程巨大,技术系统搭建、业务流程再造、账户规范涉及100多家证券公司、3000多个证券营业部、70多家商业银行及其上万个分支机构;第三方存管影响范围广泛,涉及6000多万投资者(按当时资金账户统计),且由于历史原因,其中相当一批不合格账户无法实施第三方存管。
针对上述问题,证监会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充分发挥有关各方积极性,激发证券公司的内在动力;排除银证技术、业务障碍,全面清理银证通业务,启动资金账户清理工作,为第三方存管创造条件;密切跟踪,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与银监会联合颁布《证券公司客户资金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技术指引》,对第三方存管技术标准提出了要求,保持市场稳定。
有关人士指出,第三方存管是一项跨行业,涉及环节多,技术关联度高,工作量大的工作,是按照证券法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改革。目前已经取得较显著的成效,但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便更好地为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作用。(记者 周翀)
图片报道 | 更多>> |
|